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7篇

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7篇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形象之我见  汉语言文学三班程秋霞201106424314  摘要: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出场较晚,是一个很神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7篇,供大家参考。

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7篇

篇一: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形象之我见

  汉语言文学三班程秋霞201106424314

  摘要: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出场较晚,是一个很神秘的人物,三国中热闹大多都在前半部,舞台上的风光,都被最早的角色抢光了,他显得不那么光彩出色,但是,在这段历史中,他是一位靠耐性、权谋、机智、残忍,夺得胜利并且是最了不起的大赢家。司马懿与曹魏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三朝元老的托孤大臣他始终坚持自己韬光养晦的生存之道,与曹爽明争暗斗十余年最终在高平陵政变中落下帷幕。

  Abstract:Simayiplaylateinthe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wasamysteriousfigure,thethreecountriesinthemostbusyinthefirsthalf,thesceneryonthestage,was

  theearliestpickedup,theroleofhisexcellentlessglorious,but,inthisperiodofhistory,heisapatient,thetactics,witty,cruel,andwinthevictoryandisthemostamazingbigwinners.Simayiassociatedwithcaoweiregime,asministerofthesameentrustanorphantohealways

  adheretoitssurvival,morethan10yearsofcompetitionwithMrEventuallyendedinGaoPinglingcoup.

  关键词:三国演义;司马懿;形象;不得已反抗;

  Keywords:the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Simayi.Image;Toresist;

  引言

  在《三国演义》(后简称“演义)中,作者罗贯中成功的塑造了诸多形形色色的典型人物,如奸诈诡谲的曹操,忠厚仁义的刘备,义薄云天的关羽,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诸葛亮,还有人格魅力几乎接近完美的赵云。这些人物形象都不同程度的诠释了动荡三国的风云涌动,丰富了演义艺术形象塑造。在叱咤风云三国潮流中有一个历代被争议的人物,他的出现为三国归晋、动荡时局的完结奠定了基础,并在三国大舞台中靠着数十年如一日的隐忍沉默,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笑到了最后。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一幅云淡风轻的泼墨山水画,那么司马懿便是这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又是否真的如后世所言是个狡诈猜忌、叛君背主的人物形象呢?世人对他的评价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他是个狡诈多疑,老谋深算、欺君背主的奸匿臣子;另一种认为他善于隐忍,深谋远虑,攻城略地,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管怎样,司马懿毋庸置疑是《三国演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是绝对的赢家。本文打算对这一人物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生平

  ㈠出身简介:在《演义》三十九回中对司马懿的生平作者寥寥几语一笔带过,在曹操居汉庭丞相之际加

  封司马懿为文学掾,顺便提了他的身世,出生于世族大家的司马懿字仲达(179年——251

  年),是颍州太守司马隽之孙,京兆尹司马防的第二子,主簿司马朗的弟弟。在《晋书·宣帝纪》卷一中对司马懿做了详细的记载,包括他的祖先到“司马”这个姓氏的由来并介绍说司马懿的性格“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①,连尚书崔琰都说他聪明而公正,刚毅而英俊,超出常人,连他的哥哥司马朗都不能超过他(“君帝聪亮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②)。司马懿潜心于儒学研究,汉末天下大乱之际,常慨然为天下忧心。天性狡诈,深藏不露,并且多谋善变。据史传,他天生颈长,两眼宽阔,能在行走时不需要转动身子,就可以灵活地把头转回一百八十度而窥视于后面,故被时人称之为“狼顾之相”。司马懿出身于中原士族世家,其先祖累历朝官,乃父曾担任京兆尹(相当于现在的洛阳市长),故他自幼也饱读诗书,博学多闻。

  随着被曹氏政权重视的程度,司马懿可谓是平步青云,官职也随之变化。曹操时期,司马懿辟为文学掾(注:主要是文学校理),职位不高,后又迁为黄门侍郎,这就拉近了他与太子曹丕的距离,后又转为主簿,军司马。曹丕继位后,(“封为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及魏受汉禅,以帝为尚书,顷之,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黄平二年,督军官罢,迁侍中,尚书右仆射,四年,迁大将军,加大都督”③)。由此可见,在魏文帝时期司马懿及其受重用,这也为之后的政变一点一滴积蓄力量。

  ㈡与诸葛亮的角逐较量:

  在“文臣如云武将如雨”的三国,“智角”当如诸葛亮,而众多谋士的存在也只为衬托孔明的智慧,当然,作为唯一可以与诸葛亮抗衡且实力相当的司马懿也不例外。司马懿与诸葛亮皆深谙韬略,通权知变,可谓当世之奇才,但从二人屡次交锋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稍胜一筹,故而司马懿往往扮演失败者的角色,甚至在上方谷受困,险些丧命。司马懿比诸葛亮大两岁。在军事较量上,称得上是棋逢敌手。

  两人的军事对垒始于公元231年的二月,诸葛亮(时年51岁)率军第四次北伐,并再次选定以祁山为攻击方向。这次蜀军远征,诸葛亮在军事上采用自己设计的“木牛”来运送军粮,和改进的“损益连驽”机,加强战斗力,其次事先派人,招抚了鲜卑族部落首领,使其率兵从故北地和石城出击,以响应北伐。所以这次的声势,超过了诸葛亮的前两次北伐。而此时的魏国因大司马曹真病重卧床,在蜀军快逼进天水存亡之际,魏明帝曹叡在钟繇举荐下重新启用时任大将军的司马懿,接替曹真担任抗击诸葛亮的主帅,统领在西部的各路军马抵御蜀军。曹叡当面对司马懿说道:“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④”从这时候起,才是诸葛亮与司马懿面对面较量的真正开始。在曹真病逝洛阳之后司马懿基本上掌握了曹魏军事大权,司马懿进入前线后,立马调兵遣将,及时做出一番战略部署,当时作为五虎上将之一的张郃提议分出一部分兵力分别驻防于雍县、郿县两地,以便于相互救应。但司马懿回答他说:“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黔布禽也。⑤”于是,魏军全力西进。而诸葛亮侦悉到司马懿指挥全军,蜂拥西来的动向后,也做出应对计策,亲自带领魏延、高翔、吴班等部直扑上邽。(上邽是魏国后方重镇,所以魏军必会死保不失)这样魏军就会调动主力回头救援,而蜀军则乘机攻击祁山。这一计策,就是兵法上所说的“围魏救赵”。面对蜀军的步步紧逼,司马懿在得知上邽之城势危后,尽驱魏军赶来救援。于是,两军主力,在上邽之东相遇。深谋远虑的司马懿,见诸葛亮所率之军皆兵锋甚强,锐不可当,便采取了“敛军依险”之策,依险扎营,拒不出战。诸葛亮无奈之下,只得先率军退于卤城,再寻机破敌。然而司马懿却只是立营坚守,不出击迎战蜀军。于是,这两位各怀心思的三国中一流军事家,在卤城相持起来。诸葛亮由于路途遥远,所带粮草有限,只求速战速决。见此情况便令士兵每天到魏营前叫阵挑战,而司马懿再次发挥了他善于隐忍

  的特点拒不出城应战,即使是诸葛亮派人把女人穿的衣裙借此讽刺他胆小懦弱也无动于衷,依然能笑而纳之,让诸葛亮都无可奈何。但最终一场血战之后,杀得司马懿打败。这是蜀、魏两军的一场颇为激烈的交战,也是属于智者之间的一次正面较量。

  似乎司马懿的计谋无论多么天衣无缝都能被诸葛亮一一瓦解,而司马懿也多次自愧不如自叹曰:“吾不如孔明也!”。诸葛亮同样也对司马懿忌惮三分,在闻知曹丕已死时,诸葛亮认为司马懿深有谋略,又如今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大患。可见孔明魏中忌惮之人仅司马懿一人(“所患者唯司马懿一人而已”)。

  孔明所著《将苑》中所言“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诸葛亮有诚笃缜密之心、谋国尽忠之才、出将入相之器,三国无人能比,但这段话用在司马仲达身上更适合不过,他隐藏锋芒、韬光养晦、见招拆招伺机而动,善于抓住时机,利用时事。相比于诸葛亮,司马仲达才是把天时地利人和运用到极致的人。

  ㈢高平陵政变:在曹睿病危之际,司马懿再次被任命为托孤大臣和曹爽共同辅佐幼主曹芳。曹爽是曹魏

  宗亲,自幼与明帝交好,又鉴于其父曹真之功,看似权势相当的二人中曹爽实际上略胜一筹。不过司马懿凭借着浴血奋战多年为曹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已是权倾朝野,一呼百应,威望极高,这也是曹爽所不及和忌惮的主要原因。在二人共事依始,曹爽待司马懿很是尊敬谨慎,一应大事都先向司马懿启奏。在看似平衡的状态下实则暗藏汹涌。在“智囊团”(何晏、邓飏、李胜、毕轨)提点下,曹爽先发制人上表明帝以“司马懿功高德重,可加为太傅”(太傅在秦汉之后都是虚职,是作为皇帝恩宠老臣的加封,只是显示一种身份地位,属正一品文员)。由此可见太傅这个官职虽高却是个虚职,司马懿实际上被曹爽架空了实权,兵权大任一应收入曹爽麾下。当时,以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代表的掌握着军权,曹爽兄弟则掌握着宫中卫队,也就是禁军。双方的力量大体是相当的。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于是伺机而动等待到了他的时机:嘉平元年,曹爽由于居朝中不知司马懿虚实,于是派李胜一探究竟,司马懿听闻此事,对他的两个儿子说:“此乃曹爽使来探吾病之虚实也”⑥。于是披头散发卧榻装病,故意把本州听成并州,喝汤时,不能自理,导致汤流满襟,故做痴呆之状。哽咽着对李胜说:“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⑦。其老态龙钟、诚恳之态让刺史都不觉动容。于是,曹爽放松了对司马懿的警惕,(公元249年)正月,魏国小皇帝曹芳要按照惯例去祭奠曹睿的陵墓(高平陵)。曹爽平时喜爱游玩,这次依然不听桓范意见,把所有的宗亲都带上,导致都城空虚。出门前,桓范再次劝谏:“倘城中有变,如之奈何?⑧”曹爽不以为然,然后就带着自己的人跟着曹芳出了城门。司马懿抓住了这个好机会,首先,他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关闭了洛阳城的各个城门。派司马师在暗中早已准备了三千死士,这时纷纷发难,分别在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带领下占据了武器仓库及皇宫。然后司马懿命令司徒高柔假节代理大将军一职,分别夺取了曹爽和他弟弟曹羲的军营。洛阳城被控制后,最后,司马懿经郭太后批准后上表曹芳,将曹爽的罪行一一列举,并亲自带兵占据洛水桥头,彻底断绝了曹爽回洛阳的道路。此次的高平陵政变,司马家族一举歼灭了曹魏政权,这也就代表着长达十余年之久的“斗智斗勇”落下了帷幕,司马政权逐渐取代曹魏宗亲,士族阶级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高平陵政变结束了由曹爽领导的曹氏宗室在朝中权势,由此曹氏政权逐渐衰微,司马氏完全掌握了权力,在朝中从被动弱势转为主动优势控制了整个朝廷,逐步消灭曹氏党羽,为夺取曹魏政权更近了一步,也为日后司马炎代魏立晋夯实了基础。

  尽管没有刀光剑影,但高平陵政变的重要性不亚于三国时的任何一场战争,它奠定了三分归晋的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司马懿和曹爽之间十余年的矛盾最终落下了帷幕。

  二、对司马懿的评价

  ㈠作者罗贯中倾向:批判,非正义的一方。对于司马懿形象的评价,由于作者罗贯中用一个“诈”字表现司马懿性格深入人心,“奸

  诈”形象便先入为主成为人们评判他的标准。自汉独尊儒术后,正统说便统引整个汉王朝,《三国演义》之所以歌颂刘备忠厚仁德、拥刘反曹,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以仁义治天下,“善善能用之,恶恶能去之”,还有就是他自称“中山靖王之胄”,因为实力单薄,更只能利用正统思想做幌子,口口声声辱骂曹操是“奸臣”,要为“兴复汉室”而讨伐曹操,以“伸大义於天下”,因而得到儒家根深蒂固大众人民的拥戴。但这所谓的“正统”并非禁锢的,当这一“正统”被另一“正统”所取代时,则另当别论。董卓、曹操在汉庭衰微之际,有取而代之趋势时被人们所唾弃。而当曹魏政权基本上巩固基业,以图中原时作为臣子的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政变理所当然被先入为主的扣上夺权篡位谋逆之臣的说法。

  再者《三国演义》引导着读者拥护刘备所代表的“汉家”政权。但凡有利于“汉家”政权的人都被描写成好人,凡是不利于的都是坏人。它的是非标准完全从“尊汉”正统思想出发。而这种正统思想,显然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之一。作者罗贯中先生的主观倾向也是显而易见的。作者着墨颇多的拥护刘汉统治的封建正统观念,对于一些忠心耿耿的为刘汉统治出力效命之人一律采取歌颂笔法,反之则口诛笔伐,称之为贼,斥之为诈,显然这也是正统说思想左右下的体现。比如说作者把欲谋杀曹操的董承、吉平称之为“忠臣”、为“救国之人”,真赞他们的行为是“为国除恶”,并写诗陈赞他们。由这些笔触中姑且不论刻画人物的爱憎与理想的反映,可以看出作者思想上鲜明存在着封建正统观念。曹魏政权姑且是“名不正言不顺”更何况作为臣子的司马懿呢。因此可见,司马懿在作者罗贯中眼中和曹操一样是代表非正义一方,对他的诸多行径充满了鄙夷,人物形象评价显然也是否定的。

  ㈡前贤观点:青睐、功过是非分明。司马懿历来是个颇富争议的人物,但同时也是我国先贤们评价三国中所青睐的一个重要

  人物。由于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包括作者罗贯中在内的众多封建社会学者,对三国归晋的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性都认识模糊,具有浓重的宿命论色彩。于是从古到今的社会舆论对司马氏统一三国普遍充斥着不满,认为这是“天意”所致,竭力诋毁和轻辱司马懿父子,认为他们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只是运气好而已,是卑鄙奸诈的小人。很多前贤们对司马懿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大多都是持肯定态度。

  毛泽东对于司马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认为曹操攻下张鲁以后应该听司马懿和刘晔的建议进攻四川;评其“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曾在《三国志.陆逊传》中评注“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当然,毛泽东也认为司马懿有明显的性格缺陷,那就是“怀疑心重”。他曾在谈“空城计”的故事时说:“马懿这个人,怀疑心重,诸葛亮没有兵力守城,赵子龙一时又赶不回来,城内空虚,结果诸葛亮就对他用了“空城计”。⑨“空城计”的故事,能启迪人具体运用战略战术。

  柏杨:“就史料记载而言,真实的司马懿,跟世人印象中的司马懿不同,诸葛亮先生受托孤后,并没有曹爽般的政敌,李严的窃弄威权,一纸命令便告解决,而曹爽先生确是将司马懿整个排除,司马懿对曹爽虽然不满,但一直到244年,曹爽先生攻击蜀汉帝国,大军被雨

  困在峡谷,司马懿仍忧虑他会失败,劝告退军,假使他心怀不轨,大可闭口不言,等曹爽覆灭后,由他来收拾残局。司马懿先生当初最大的目的,不过是反击曹爽,夺官夺权。249年的政变,受到朝野一致爱戴,251年王凌起兵时,司马懿不但没有任何叛逆迹象,而且声望正值高峰。王凌先生的行为,不过适另一次的夺官夺权,阴图另立中央政府,更是一种私心,看不出他的忠贞,只看出他的权力欲望,就司马懿本身而言,他所受到的诟骂与诅咒,并不公平。”⑩

  清末学者王夫之认为司马懿没有夺魏之心,认为曹魏政权的衰亡从曹丕受遗诏自命称王开始到司马懿掌实权结束。司马懿一开始只被任为文学掾这样的小官岂有一开始就有夺魏的心思呢?魏政权初立之际人才稀缺,仲达是在非常时期受命任职怎么可能安之若素。曹操割二袁,俘吕布,下刘表,北归乌桓,战功显著,威名赫赫而司马懿当时无战功可言,曹操于危乱之中“胁天子而令诸侯”,司马懿师出无名,曹魏集团庞大是不可能篡夺其政权的。可见把司马懿视为一开始就有篡位野心的主张是不成立的。曹魏篡汉自立,46年后司马炎建晋代魏,受拥刘反曹思想的影响作者塑造司马懿这个人物形象似乎也是对曹魏的一种嘲讽,是曹魏政权因果轮回的“报应”。(“王夫之:魏之亡,自曹丕遗诏命司马懿抚政始。懿知初为文学掾,岂夙有夺魏之心哉?魏无人,延懿而受之耳,懿之视操,弗能若也。操之威力,割二袁,俘吕布,下刘表,北归乌桓,而懿无其功,操迎天子于危乱之中,复立汉之社稷,而懿无其名,魏有人,懿不能夺也。”)

  方北辰:“高寿,是司马能取曹氏而代之的重要因素。懿自幼家学熏陶,又成长于儒家思想尚未衰退的时代,故个人生活比较自律,他提倡节俭,也不纵欲,妻妾不多,遇事能自我排解,即使收到诸葛亮送来的女人服饰,也不真正动气,坚持孔孟养身之道,是他得享高寿的主因。”

  马植杰:“马氏之所以能够灭蜀、代魏、吞吴,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正是由于司马氏比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有作为,行政效能也较高的缘故。”

  ㈢个人观点:不得已之反抗。

  千年以来,世人对司马懿,异口同唾,全取采厌弃的态度,甚至他的子孙,都以他为耻。这一切显示世人对他不仅厌弃而已,还深恶痛绝。可能是,司马懿在接受曹叡托孤的一幕,感人太深,三国托孤中,最刻骨铭心的场景,要数刘备托孤诸葛亮和曹叡把曹芳托付给司马懿,那不仅是君臣之间的政治责任,也是君臣信任的推心置腹。曹叡临终之际不但一再教司马懿认明曹芳,还让幼主紧抱司马懿的脖子,当时在场的人固然潸然落泪,即使是多年之后再读这项记载,仍会动容。而在这种情形下,司马懿竟生出歹念,夺取政权,让后世谩骂不止。加之《三国演义》题材固有的正统观和封建主义历史观的影响司马懿奸臣背主形象便由此形成。世人也常不由自主把司马懿与诸葛亮进行着对比。二人虽军事实力相当但在性格及作风等方面,可算是大相径庭。同样是托孤大臣,诸葛亮宵衣旰食,为蜀汉政权呕心沥血殚精竭力,丝毫没有二心,而司马懿则选择了截然相反道路。相比于孔明七擒孟获的仁慈手段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屠杀曹爽满门的铁腕手段显得尤为残忍、自私、毫无念及昔日与曹真旧情。司马仲达军事铁腕手段固然如此,但他的人格魅力及影响力却不输孔明。

  对于司马懿的反抗之路,我认为是不得已之反抗。就政治而言,诸葛亮于朝中位高权重,李严、魏延两个政敌不在话下,而被人虎视眈眈的司马懿则政敌众多,朝中孤立的他不得不采取措施笼络贤才积蓄力量以自保。与诸葛亮不同,司马懿与曹魏政权可谓是无感情可言。刘备三顾茅庐诚请孔明出山辅佐,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真诚笃信,形成了深厚的君臣情谊。而纵观司马懿加入曹魏的过程,则是出于自保状态下的被动妥协。

  由于受儒学影响当曹操欲征召司马懿时他是不愿屈节任职的,于是假称有病委婉拒绝,当曹操派人去刺探他时也依旧能“卧静待刺客”,可见善于伪装的司马懿胆识惊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司马懿的“出仕”是被威胁的,“识时务”的司马仲达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了上计文学掾这个官职。所以说司马懿是出于自保才加入曹魏政权的。

  司马懿历时三朝,殚精竭力辅佐三代帝王,出谋划策多次救曹魏于水火之间,学者马植杰、方北辰等也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绩。比如在《演义》中,关羽围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威震华夏时,曹操欲迁都河北,但司马懿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审时夺度分析荆州全局利用其利害关系,仅以一封书信就化解了十万火急的局势,此外司马懿建议曹操实行屯田制为后方供应补给,使前线无后顾之忧。而这样一位老臣却从未得到曹魏统治者信任,处处防之,实属寒心之事。曹魏这种“能用之于外而不会亲近之”贯穿了三代帝王。也由此司马懿与魏室“心存芥蒂”,加之与曹爽之间争权的斗争,不得已采取的一种防范意识。正如《晋书》所言﹕“饰忠于己诈之心”,一边尽力国事以逐渐巩固自己的声望,他深藏不露的政治野心也注定了他不是一位‘纯臣’,他的隐忍个性也是高平陵政变夺权的必然结果。

  曹魏的不信任,直接加剧了司马懿走上反抗的道路,曹操曾告诫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并对司马懿各种防范、猜忌、多次试探。曹操一方面欣赏司马懿的文韬武略重用他,一方面又忌惮他的野心、睿智而压制他。这种矛盾的任用制度一直延续到明帝时期,这对司马懿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在心理上倍受打击。在《三国演义》九十一回中,马谡用反间计致使司马懿中创被剥夺了兵权,当时身为顾命大臣,三朝元老的司马仲达是不被曹魏所信任的,当被怀疑有反叛之心时,太尉华歆、司徒王朗等人怂恿曹睿欲除之而后快,若不是曹真出言相阻可能司马懿就死于此次反间计中。在诸葛亮出岐山伐魏时一开始并不打算任用司马懿,直到大将军曹真无力抵抗时才在钟繇举荐下重新启用他,而在此危急存亡的重要关头司马懿也能冰释前嫌、临危受命全力抵抗蜀军的大举进攻。这种“用之则招,不用则弃”的态度致使司马懿心存芥蒂、步步为营,处心积虑积蓄自己的力量以求自保。而司马懿事魏态度也由一开始的消极回避,自保以避祸,再到囤积力量积极反击,最后抓住机会主动出击策发政变一举歼灭敌人,斩草除根,诛杀曹爽三族。“诛三族”即后来称之满门抄斩,东汉的三族主要包括父母、妻室儿女、同伴兄弟姐妹,手法惨无人道是最严厉的刑法,它所针对的罪行是封建王朝认为最不能容忍的大逆不道即谋反,可见当时司马懿对曹魏政权是深恶痛绝、切齿腐心,而司马懿的性格注定他会毫不留情痛下杀手,同时也反映出司马仲达隐忍背后心狠手辣的一面。

  后记

  在这个有血气皆有争气的大争之世,金戈铁马尘封了这段悠悠英雄浪漫的短暂三国时代,留给我们的也只是古老的历史斑驳与辉煌而又沉重的轨迹。纵观司马懿,论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孔明,拼武功关羽、吕布、马超随便一个就能消灭它,但就是这样一个能在险象环生的许都朝局中潜伏游走的司马懿,于热闹的三国笑到了最后。司马懿文能提笔安天下,仅以一封书信牵制吴蜀阻止迁都,武能上马定乾坤,决胜千里之外,为曹魏出谋划策抵御诸葛亮出岐山。为人心思缜密,察人未所察,体恤下属深得民心。低调谨慎的性格让他运筹帷幄,善于隐忍。所谓“春秋无义战”,司马懿的个性及曹魏对他“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不信任态度注定了司马懿必定会走上不得已之反抗道路。

  致谢: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陈国学教授,本文是在陈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

  下完成的。从本文的选题、构思、写作、修改直到最后定稿,都凝聚着导师的智慧、才华与心血。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求实、看待问题高屋建瓴、对待工作非常负责,为人随和坦诚,他的言传身教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此向陈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还要感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的很多老师,从我入学至今,他们在有形无形中、有意无意中给予我很多知识和指导,给我的选题、论证提供了诸多的启发与帮助。在此向这些老师以及给予我帮助的其他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我的同窗同学,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

  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注释:

  方北辰,男,1942年生,四川成都人。获“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荣誉称号,在百家讲坛主讲三国名将

  柏杨,原名郭定生,人文大师,自称是“野生动物”。代表作《中国人史纲》马植杰(1922年12月—2006年5月),著名历史学家,河北定州人。写下了我国第一

  部三国史专著《三国史》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明末清初思想家。①②③④⑤出自《晋书·宣帝纪》(卷一)⑥⑦⑧出自《三国演义》第106回⑨毛泽东《毛泽东点评资治通鉴》⑩柏杨《柏杨白话版资质通鉴》

  参考书目: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燕山出版社)陈寿《三国志·曹爽传》《晋书·宣帝纪》《三国志·曹爽传》何去非(北宋)《何博士备论.司马仲达论》柏杨《柏杨白话版资质通鉴》诸葛亮《将苑》

  文献综述: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是世界小说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小说之一,小说生动的描绘了汉末魏晋近百年的历史画卷,以宏观的笔触、简明快捷的语言、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广为传颂。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司马懿便是其中之一。他深谋远虑、深明韬略、善晓兵机,同时又能屈能伸,忍待天时,最终专权朝政,为儿孙植晋根基。由于作者罗贯中将他与形象近乎完美的智者诸葛亮进行对比,因此隐藏了司马懿的许多优点,故长期以来,在《三国演义》研究中,司马懿是被埋没的。自古及今,人们多受《三国演义》中尊刘反曹之正统思想的影响,对曹操狡诈诡谲的奸雄形象深恶痛绝,对曹营将士亦多轻蔑之情。因此,司马懿作为曹操死后在曹、孙、刘三股势力中的曹魏一方的核心人物,长期被读者误解为虚伪奸诈、弄权玩术的野心家。其实不然,司马懿深明韬略、熟谙军机,通晓天文地理,善于洞察形势,在与诸葛亮的屡次斗智斗勇和多方巧妙斡旋中更是充分展示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军事战略思想、平和豁达的心境及巧妙的处世哲学等等。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司马懿形象的研究呈现出繁荣和多元化的趋势,全国众多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和研究者都发表了相当数量的研究论文,对司马懿的形象进行全方面的探析,自上世纪80年代,对司马懿的形象研究专著大量涌现。其显著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研究范围明显扩大。之前探析司马懿形象由于历史、文献稀缺等原因仅仅局限于伦理道德范畴,大多持批评态度,而现在从司马懿功绩、谋略、性格等全方位分析他的人物形象;其次,探究的深度、角度、方法都大大拓展,新见跌出;再者,对人物形象塑造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多是重审司马懿形象,肯定他的雄才大略及历史影响。本论文就前贤观点基础上,从司马懿生平、与诸葛亮军事较量以及高平陵政变等经历肯定他的功绩,探析他不得已反抗的人物形象。

篇二: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

  对司马懿的评价作文

  1咏司马懿一谈起司马懿大家一定会想到在空城计中大败与诸葛亮败军之将,很多人盲目中百诸葛亮。而司马懿远比诸葛亮聪明一百倍。空城计中虽然败于诸葛亮,很多人盲目崇拜诸葛亮。其实这场战役是司马懿胜于诸葛亮。司马懿在魏国政敌很多。如果司马懿这是杀了诸葛亮,那他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曹丕就要杀他。曹操生前说过,只有司马懿才能打败诸葛亮。即要重用他也要防着他。虎视鹰眼不可付之兵权久违国家大祸。司马懿为了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发展空间。何不放诸葛孔明一马。正在司马懿退兵时,诸葛亮对旁边的大臣说。司马懿对我了解得一清二楚。而我对他一无所知!说明诸葛亮自己承认不如司马懿。诸葛亮在北伐时最怕的就是司马懿,后来听了马谡的意见,用瑶言的方式使司马懿被曹丕收了兵权。诸葛亮不敢与司马懿正面交锋,说明诸葛亮惧怕司马懿和司马懿打仗。有一次诸葛亮和司马懿打仗,诸葛亮技穷。把一件女人穿的衣服送给司马懿。想要刺激司马懿。司马懿生知诸葛亮没了办法。把女人穿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这种大智如愚的精神是诸葛亮不能及的。诸葛亮身为一带有名的军师。用这种方法刺激司马懿真是荒唐。假如诸葛亮是火司马懿就是水,万物相生相克,司马懿总是诸葛亮克星。原本诸葛亮是主动,而司马懿出现是诸葛亮使诸葛亮变成被动。诸葛亮死后蜀军退出魏国使魏国绝出逢

  1

  生!诸葛亮这个玩家,赔了本钱还赔了性命真是可悲啊!司马懿真是大智啊!司马懿是历史的神话,他使魏国决出逢生,战争从被动成为主动,这种神力诸葛亮能为吗?难道司马懿不比诸葛亮聪明一百倍吗?2我眼中的司马懿

  “司马懿非等闲之辈!”这是孔明对司马懿的评价!大凡读过罗贯中《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认为司马懿是个足智多谋,很有主见的军师,也是很少有的几个能与诸葛孔明周旋的人物之一,可与孔明相比则略逊一筹!为什么?因为在诸葛亮设下的空城计面前,司马懿却猜摸不透,不敢攻城,因而错失良机!谬矣!如果你也这么说,我想你只看到了表面,而其实质你却没看懂。其实,仲达此举实为明智矣!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这司马懿一生仕途坎坷,空有智谋却不受器重,只是遭到他人的嫉妒和排挤,若非出了诸葛亮,恐怕也不会有人想到司马懿。若没诸葛亮,这位雄才伟略的军师恐怕不会被人知晓!而正是因为诸葛亮,往日那些排挤司马懿却又斗不过诸葛亮的人便将司马懿拉了出来,因此,这些人不怀好意的做法反而成就了这位深通谋略的军师,使他一身才华得以充分地发挥!然而在很多看《三国演义》的人眼里,司马懿的出场不过是为突出诸葛亮神机妙算,于是人们便忽略了这个有智有谋有血有肉的军师的真实的内心世界!所以众人的说法我不以为然,我独以为在面对空城计时,他的班师回朝突显出了他的真智慧!何耶?“鸟尽良弓藏”这个大家是知道的!对于魏人来说,司马懿不过是他们用来对付诸葛亮的良弓罢了。3司马懿之“忍”

  2

  司马懿兵败上方谷,困与大火之中,幸亏天降大雨,救了其父子三人的性命。于是他坚守不出,任凭蜀军怎么挑战,只是按兵不动。诸葛亮无奈,派人送去一套白色的女装和头巾,并附送书信一封,讽刺司马懿:“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肩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变异哉?今谴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司马懿看过书信,心中大怒,却强作笑颜:“孔明视我为妇人耶?”接过衣物,厚待来使,继续坚守。这件事《三国演义》作了相当精彩的描写,史书上亦有记载。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当时,妇女是愚昧无知,懦弱胆怯的象征。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巾帼素衣,把他视为妇人,无疑是个莫大的侮辱,意在激怒对方,使之出战。司马懿身为魏军大都督,按常情决不能咽下这口气,但他老谋深算,对当时的形势作了冷静分析:一是战事于魏不利。诸葛亮六出祁山,锋芒正锐,誓与魏军决一死战。且新败之后,贸然出战,难操胜券。二是蜀国小,力弱,虽集三年之力伐魏,但后方悬远,蜀道崎岖,30万大军的补给不易解决,经不起旷日持久的消耗,利在急战速决。魏国则不然。国大人多,物力雄厚,战场又离渭水平原不远,补给十分便利,利在以逸待劳。司马懿出于对己彼双方形势的正确估计,出师前就与魏主一起制定了以攻为守,拖垮蜀军的作战方略。交战不利,更坚定了其坚守待变的决心。他并非没有羞耻之感,但在他看来,受辱事小失利是大。因而强忍激愤,只在“心中大怒”。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于是坚壁高垒,静待时机。

  3

  司马懿不是消极的“忍”,他在忍的同时,密切注视着蜀军的动静,特别注意抓住机会了解蜀主帅诸葛亮的情况。蜀军使者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系缆也。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一番话,无意中透出一个重要消息:“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呼?”司马懿由此得出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的估计。原来不仅蜀国拖不起,而且诸葛亮本人也没有多少时间了。司马懿对这番侮辱没有白忍,形势终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蜀军正打熬不住,盟友吴军又不在配合攻魏中兵败合肥,无功而退。魏国两面受敌的局面已告结束。诸葛亮闻讯,长叹一声,昏倒于地,五丈原秋风,大星陨落,蜀军不战自退,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退却。司马懿兵不血刃,凯旋长安。常有人以司马懿接受巾帼素衣为笑料,并以“死诸葛吓退生仲达”笑司马懿之怯懦。岂不知他苦不含怒强忍,而逞匹夫之勇,率众一搏,蜀军很可能打破魏国防御而挺进中原。即不如此,魏军也将蒙受重大的损失。此前不久,魏将张鸽之死,就是因司马懿经不住诸葛亮的引诱而出击造成的。罗贯中为了突出司马懿的智慧,把这个责任栽到张鸽身上。因而这次司马懿不能再上当了,中国历史当忍不忍,导致惨败的战例并不鲜见。项羽往梁地前再三嘱咐大司马曹咎会合。后来汉军果来挑战。曹咎起初还能耐心坚守。后汉军派人羞辱他,这位大司马终于按捺不住心头怒火,渡兵汜水出战,被汉军“半渡而击之”,曹咎自杀,全军覆没。待项羽获胜归来,成皋已插上了汉军的旗帜。司马懿比曹咎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需要坚守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辱骂所怒,不争强,不上当。4悲哀司马懿

  4

  虽说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空城计,郑国出色的吓退了楚军。此后飞将军李广也成功的蒙了匈奴,但我想能让“空城计”一炮走红的非属诸葛亮。诸葛亮的“空城”一计用的太绝了,赢得太漂亮了。在紧急情况下,以险制险,出了这么一个怪招,实在让人拍案叫绝。“空城计”向来就是诸葛亮智慧的代名词,但细细想来,这恰是司马懿一生中的一个伤疤。也许他本人并未感到伤口的疼痛,不单是因为他至今仍未知晓真相,就算他事后知晓真相,第一时间想到的不会是自己的失败,而是感慨孔明先生的胆识与智慧。此时的司马懿与当时空城下的司马懿的心都是空的,比空城还空。当初的冲还是不冲,此时仍在他脑海撞击。虽是空白的脑海却容不下太多的东西,仅存的只有两个极端,却不能再塞进去一个——冲一小部分。虽可能他太爱惜部下,不忍冒险,但我想在面对一座城的情况下,这种思维是被封的。看似一个活人,还威风凛凛统帅十五万大军,却被一个孔明握在手中,控制着大脑。形象点说就成了植物人在照镜子——尽能动。孔明这招很高是因为它很险。佩服孔明对司马懿的了解,可更为司马懿而感到悲哀,为什么连二选一都输得没有选择的余地!要知道当初的审核人是你,你完全可以多增几个选项去难倒孔明。到头来绕了个大圈子,最终还是跟着孔明走了。历史的演绎也真够戏剧化的。“派出几千人先去探探”这一小小的插曲竟被众人所漏。如果那时这一插曲在司马懿的耳边掠过,或许他会为之一震,接着嘴角微翘,左手轻轻一扬,一支几千人的小队就会像一支利剑直插孔明的心脏。司马懿眼前迷雾尽散,如入登高之境,俯察一切动机,哪里还容得下孔明耍计呀!大概

  5

  是出于占有的野心太大,一时间失去了停顿的思维。待号召大军撤退时,已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疤痕。5走访司马懿

  今天我来到三国时期魏国的都城洛阳,听街上的人们说司马懿因为多疑所以只诸葛亮一人便打退了司马懿十万精兵,现在司马懿在军中正茶不思,饭不想那!于是我就来到的军中,会见了司马懿,只见司马懿的眉头紧锁,十分的不高兴,我便避过了这个风头几天后再去采访。于是三天我又一次的减去司马府,这一次的司马懿表情到没什么了,我便鞠了个躬,司马懿让下人上座。坐下后我便开始了我的参访“请问?您对诸葛亮有什么看法?”“诸葛亮,是一个神人,是我不能比的一个神人,要是我们魏国能有这种人才那就好了。”司马懿一边说一边窜拳头。“那么,请问您对待您的这一次失败是怎样看待的?”我说话是的声音十分的小,因为我怕撞到枪口上,要是惹得司马懿大发雷霆我认我的小命可能会不保。“哈哈。”司马懿大笑一声,这可是让我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呀!!停顿了一会后司马懿意味深长的自言道“兵败乃兵家常识,兵败乃兵家常识”然后正视着我说“我承认我的智慧没有诸葛亮,也承认我的疑心很重,而且在你刚刚到的时候我还怀疑你是不是蜀国的奸细。但是我并不会自暴自弃,因为世上是没有完美的人,大家都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而且人的一声也不可能没有失败,我甚至感谢这次失败。”司马懿的口中带着些高兴的语气。我万万没有想到司马懿会这样的回答于是我又问“都督您现在的位置已经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了,为何你还要在多次伐蜀的战役中亲自出马呀”司马懿笑了笑说:“正因为我是都督我才要领着头去

  6

  呀!如果我不肯去,何人敢去?再说人生也正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如果我每次伐蜀都不去,那我怎能获得

  7

篇三: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

  【三国历史】司马懿家族有何贡献?李世民如何评价司马懿

  司马懿家族

  司马懿的家族从其高祖父开始就已经在朝中担任官职,但是其地位都不是特别的显赫。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

  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据传其父司马防在任时曾经举荐过曹操,所以一直和曹操保持着较为良好的关系。司马八达中功成名就的并不多,司马懿算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个。

  司马懿的哥哥即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朗,比司马懿大八岁。被曹操征召,一路做到兖州刺史。司马朗颇有才能,政治才能也较高,在民间素有威望,但是去世较早。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与曹植关系较好,并且在后来司马懿起兵造反的过程中也担任了一定的角色,但其官职并不太高,历史中也没有过多的记述。

  司马懿家族以前一直从事军伍,直至其祖父司马隽开始才慢慢从事经学,以学问任职。司马懿在曹操时期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建树,到了曹丕时代才在曹丕的扶植下担任要职并且开始有所建树。并且这其中也也有很多的运气问题。

  司马懿家族到司马懿这一代可以说是一个高潮,包括司马懿的后代中有所建树,名声大噪的也并不多。这也就是后来为什么司马家族渐渐没落的原因之一,后继无人,缺乏有魄力有胆识的人才。

  李世民评价司马懿

  司马懿先后辅佐过四代帝王,协助帝王平定战乱,也因此在帝王心中拥有这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史上也从来不乏对于司马懿的种种评价和事迹的记载。唐玄宗时就曾主持编纂《晋书》,其中就有关于宣帝司马懿的记载,并且李世民还为其写了史论,名为“制曰”,对司马懿做了总的评价。

  李世民在史论中对于司马懿的政治、用人、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评价。夸奖司马懿天资聪颖,顺应时代潮流辅佐魏国,并且文武兼备。在军事上也常常有过人的谋虑,能出奇制胜。但是后面李世民却对司马懿进行了批判。批判司马懿并没有尽到一个臣子应尽的职责,并且野心勃勃,伺机而动。军事上也因自己私心而未能好好辅佐,一些所作所为一直都被世人所诟病。

  《晋书》中“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

  乱”这段话便是李世民对于司马懿所作所为的不赞同和诘问。指责司马懿没有尽到一个臣子应该尽的本分。真实的

  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我们无从知晓,能做的也仅仅是通过史书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评价。司马懿图片司马懿给人的印象是一个老谋深算和深藏不露。经过悠悠岁月,历经几千年,中国的相学之博大精深非常人能及,祖先留下的传统对我们的影响颇深。我们习惯通过图片来描述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那么司马懿图片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司马懿图片。都说司马懿窃国,但是在他还在世的时候并没有作出任何出轨的行为,而是一生勤勤恳恳地当了四代的辅政之臣。司马懿志向远大,思维不拘于小节,讲究灵活多变、因地制宜。估计他知道自己死后儿子会造反。司马懿图片被后人描绘成狡猾、奸佞,他一直是以奸臣的形象出现。哪怕是在如今这个现代社会,大多数企业家都喜欢衷心不二的员工,没有人会喜欢这个默不作声却举兵谋反的司马后人。其实司马懿没有错,错只错在他轻而易举地拿了别人辛苦打下来的天下。司马懿是聪明且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战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从他与诸葛亮的两次对战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泰然自若和临危不变。他不在乎别人说他无能而不敢出战,他要用最小的损失换来最大的利益。这就是他为人处事的原则,他用最小的付出拿下了曹操浴血疆场换来的江山。聪明的人会用德服人,这一点他做的很好。由于司马懿的形象以多种形式展现,司马懿图片形象也各异,有些图片描绘的形象看起来有学者风范,有些图片所描绘的形象有智者之骨,有些司马懿图片看起来像奸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四: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

  司马懿的评语

  1.求司马懿的评价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晋书·宣帝纪》),

  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晋书·宣帝纪》)晋明帝时,王导侍坐,晋明帝问起晋前世得天下的详细情形,王导不加隐饰地叙述了司马懿创业时的业绩和种种猜忍手段,又说起司马昭在名贵乡公时的所作所为,晋明帝大惭,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晋书·宣帝纪》)!这是古代贬低司马氏虚假言论,在两晋时期有严格的避讳礼节,甚至不在儿子面前说他先人的名讳,裴松之在诸葛亮传中评论:“显彰宣帝之短,对子毁父,理所不容。”

  王导是君子,会劝导晋明帝效仿先人的仁义,他谈论司马懿父子的过错是不行能的,况且司马懿父子在曹爽、名贵乡公大事中没有罪过。唐太宗李世民曾为《晋书·宣帝纪》作史论,指出了司马懿在性格、军事、政治等多方面的冲突或曰不平衡。

  原文如下: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

  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对峙。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

  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

  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

  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

  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胜利;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

  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行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最终北面矣。由于《三国志》出自晋朝,陈寿出于政治需要必需

  要使司马氏成为正义的一方,所以单凭《三国志》不能得出司马懿忠心的结论,以上的材料仅供参考,并非结论。

  按:陈寿的作品属于私人撰写,在当时也被认为比官方的《魏书》更真实,书中没有以晋朝和司马氏为主体,不存在为司马氏歌功颂德的内容,很多司马氏活动的重要内容都没有记载,甚至有对司马氏误会和歪曲的内容。陈寿是被当时社会普遍公认的杰出史学家,张华、杜预等优秀人士都推崇他的才学。

  房玄龄:①少有奇节,聪慧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②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③有符于狼顾也。孙权: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曹操:司马懿非

  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杨俊:此特别之人也。文钦: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

  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崔琰: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三国演义》中引用的后人描述司马懿的诗。天地

  开拓,日月重光。遭遇际会,奉辞遐方。将扫芜秽,还过家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司马懿奉魏明帝曹睿之命出讨辽东,途经故里,歌以咏

  怀。关于诸葛亮同司马懿在建兴九年祁山战役的状况,《晋书》同《三国志》汉晋春秋有不同的记载,尤其是在对峙阶段战况,有很大差异。

  在总体战略态势上两书记载全都,都是司马懿解了祁山之围,并且挫败了诸葛亮夺取魏国粮食的企图,使诸葛亮最终由于粮食耗尽退兵。有差异之处是《汉晋春秋》称诸葛亮战胜了郭淮、费耀,抢收了些粮食,《晋书》记载诸葛亮没能抢到粮食,《汉晋春秋》关于这次战役的记载是冲突的,费耀已经被司马懿命令留守上邽不行能同郭淮与诸葛亮交战,《晋书》中司马懿赶到上邽阻挡诸葛亮抢粮胜利,那里是粮食主产区。

  诸葛亮在祁山四周战胜魏军抢到少量粮食是可能的,但是没有影响司马懿主力部队的粮食供应,也没转变蜀军缺粮。史书记载了司马懿的军队是依靠陇西粮食补给。

  至于两军交战的结果,司马懿能否同诸葛亮作战,两书的记载也不同,《汉晋春秋》说贾栩、魏平被救出后,非要与诸葛亮交战,司马懿被迫出战失利,蜀军斩获甲首三千,(甲首,小头目,类似于现今的班长之类.由此可推算司马懿折兵过万)司马懿平定曹爽乱政。

  2.如何评价司马懿一般人错认的印象是司马懿篡夺曹魏,若不就演义而就野史,

  忠奸相当可议。首先是从现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证据。司

  马懿对内礼遇魏主及郭太后,对外建武功讨伐不臣,除了高平陵诛宰

  曹爽党族为人所诟病外。不过曹爽不等于皇室,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并为魏主麾

  下的爪牙,司马懿隡除曹爽之效果同等于曹爽排挤司马懿。若说司马懿对同级辅政大臣的曹爽诬以犯上欺君,那为曹爽当时对同级辅政大臣的司马懿能否也能算上犯上欺君呢?终其司马懿一生,君主曹芳并未得到魏国大位,硬说司马懿篡夺曹魏,彷佛多言曹操篡夺汉室。

  现实上皆为子孙所为,不应责由曹操及司马懿,最终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材料补充:司马懿,字仲达(179-251),曹魏权臣、西晋王朝奠基人,司马家族最有实力、最出名气的人物。

  历代对司马懿的评价:晋明帝时,王导侍坐,晋明帝问起晋前世得天下的详细情形,王导叙述了司马懿的业绩和手段,又说起司马昭在名贵乡公时的所作所为,晋明帝大惭,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何去非对司马懿的忍耐、气度和用兵力量,都赐予分析,不与诸葛亮正面对战并非害怕,而是高超的耗敌军之策:“仲达提秦、雍之劲卒,以不应而老其师者,岂徒然哉!将求全于一胜也。然而,孔明既死,蜀师引还,而仲达不穷追之者,盖不虞孔明之死,其士尚饱,而军未有变,蜀道阻而易伏,疑其伪退以诱我也。

篇五: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

  历代人士评司马懿整理:北欧海盗Eric(这些评语有褒有贬,整集起来放在一块,为方便大家更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个曾站在历史舞台上的不凡人物。资料参考了《司马懿评传》《三国人物评传》、、以及各本三国史的人物历史评价)

  房玄龄:①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②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③有符于狼顾也。曹操: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孙权: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崔琰: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杨俊:此非常之人也。文钦: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王朗: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虞预:上虽服膺文艺,以儒素立德,而雅有雄霸之量,值魏氏短祚,内外多难,谋而显过,举必独克,知人拔善,显外反陋。王基、邓艾、周秦、贾越之徒,皆起自寒门,而卓绩于朝,经略之才可谓远矣。张俨:汉朝倾覆,天下崩坏,豪杰之士,竞希神器。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或曰,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有国者不务保安境内,绥静百姓,而好开辟土地,征伐天下,未为得计也。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魏司马懿才用兵众,未易可轻,量敌而进,兵家所慎;若丞相必有以策之,则未见坦然之勋,若无策以裁之,则非明哲之谓,海内归向之意也,余窃疑焉,请闻其说。答曰:盖闻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之地而有天下,皆用征伐而定之。揖让而登王位者,惟舜、禹而已。今蜀、魏为敌战之国,势不俱王,自操、

  备时,强弱县殊,而备犹出兵阳平,禽夏侯渊。羽围襄阳,将降曹仁,生获于禁,当时北边大小忧惧,孟德身出南阳,乐进、徐晃等为救,围不即解,故蒋子通言彼时有徙许渡河之计,会国家袭取南郡,羽乃解军。玄德与操,智力多少,士众众寡,用兵行军之道,不可同年而语,犹能暂以取胜,是时又无大吴掎角之势也。今仲达之才,减於孔明,当时之势,异於曩日,玄德尚与抗衡,孔明何以不可出军而图敌邪?昔乐毅以弱燕之众,兼从五国之兵,长驱强齐,下七十馀城。今蜀汉之卒,不少燕军,君臣之接,信於乐毅,加以国家为脣齿之援,东西相应,首尾如蛇,形势重大,不比於五国之兵也,何惮於彼而不可哉?夫兵以奇胜,制敌以智,土地广狭,人马多少,未可偏恃也。李世民: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十七史商榷》:(司马懿)少壮则为魏划篡汉策,及老则又自为子孙定篡位策,兴亡若置棋,亦可叹矣。王夫之:魏之亡,自曹丕遗诏命司马懿抚政始。懿知初为文学掾,岂夙有夺魏之心哉?魏无人,延懿而受之耳,懿之视操,弗能若也。操之威力,割二袁,俘吕布,下刘表,北归乌桓,而懿无其功,操迎天子于危乱之中,复立汉之社稷,而懿无其名,魏有人,懿不能夺也。李宗吾:他算是受了曹刘诸人的薰陶,集厚黑学之大成,他能欺人寡妇孤儿,心之黑与曹操一样;能够受巾帼之辱,脸皮之厚,还更甚于刘备;我读史见司马懿受辱巾帼这段事,不禁拍案大叫:“天下归司马氏矣!”所以得到了这个时候,天下就不得不统一,这都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毛泽东:他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黎东方:①司马懿也是自己不肯篡,而让儿子孙子去篡的。可见,司马懿的“小聪明”不在曹操之下。然而,司马懿不曾“力征经营”,打下这个天下。这个天下,是曹操留下来给曹

  丕、曹叡、曹芳的。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所犯的罪只是一个“篡”字。司马懿父子祖孙,所犯的不仅是“篡”,还加上一个“窃”字。②司马懿被后世的历史家批评为“以狐媚取天下”。这狐媚二字很恰当,一点儿也不冤枉。他会“媚”,会骗,先骗了曹操,后骗了曹丕,最后又骗了曹叡。他骗这三人,所用的手段都是一个“媚”字。骗过这三人以后,他又骗曹爽,把曹爽骗进了鬼门关。这一次,他所用的不再是”媚”,而是“哄”。③司马懿虽则是一个心狠手辣、不顾道义的人,论行政能力,他却也有过人之处。他一向很知道重视水利与屯田的工作。郭衣洞:就史料记载而言,真实的司马懿,跟世人印象中的司马懿不同,诸葛亮先生受托孤后,并没有曹爽般的政敌,李严的窃弄威权,一纸命令便告解决,而曹爽先生确是将司马懿整个排除,司马懿对曹爽虽然不满,但一直到244年,曹爽先生攻击蜀汉帝国,大军被雨困在峡谷,司马懿仍忧虑他会失败,劝告退军,假使他心怀不轨,大可闭口不言,等曹爽覆灭后,由他来收拾残局。司马懿先生当初最大的目的,不过是反击曹爽,夺官夺权。249年的政变,受到朝野一致爱戴,251年王凌起兵时,司马懿不但没有任何叛逆迹象,而且声望正值高峰。王凌先生的行为,不过适另一次的夺官夺权,阴图另立中央政府,更是一种私心,看不出他的忠贞,只看出他的权力欲望,就司马懿本身而言,他所受到的诟骂与诅咒,并不公平。方北辰:司马懿得享高寿,是司马能取曹氏而代之的重要因素。曹丕享年40,曹叡只活了34岁,父子相加74岁,仅为司马懿一人之寿数,如果曹丕父子能活的久一点不用太多,都活到45岁,那司马懿将死于君权集中的曹叡之前,这样一来,司马氏取代曹氏的政治变化即会化为泡影,历史将改写。人寿命的长短,一般来说具有偶然性,但司马懿比曹丕父子高寿一事,也不完全出于偶然。司马懿出身河内儒学大族,又是建安年间成长的一代。建安年代是士大夫思想急遽变化的年代,变化的主流,是积极献身群体克制个人欲望的儒家思想衰退,追求自身愉悦轻视社会观念的道家思想兴起。司马懿自幼家学熏陶,又成长于儒家思想尚未衰退的时代,故个人生活比较自律,他提倡节俭,也不纵欲,妻妾不多,遇事能自我排解,即使收到诸葛亮送来的女人服饰,也不真正动气,坚持孔孟养身之道,是他得享高寿的主因。反观曹丕父子,儒学渊源谈不上,又成长于思想变动大时代后期,父子的共同特点是放纵恣意,特别是色欲一点特别突出。曹丕在诗中说: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反正要死,不如享乐一生算了,殊不知情欲一纵,要享受百年更不可能。可见司马懿比二曹高寿,与他们分属不同家族时代有关,并非全属偶然。李中彦:真实的司马懿是个城府极深,思虑极远的人,再奇才倍出的三国时代,他能击败众多对手,为晋朝奠定基础的原因也在此。出身于河内儒学世族的他,从小训练出超强的忍耐功力,他一生有一特点,就是要以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可以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和屈辱,看他早年忍过曹操派人针刺之痛,诸葛亮巾帼之辱,又装疯卖傻骗过曹爽的试探,在床上装病加起来一生中将近十年之久,但是每经过一次这些痛苦,他就能用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这就是他成功的要素。无疑的,司马懿是晋王朝的奠基者,后世也多视其为曹魏的篡夺者,但是在现存的史料上,找不到他有任何背叛曹家皇室的迹象,他一生中为曹家卖命效终近六壹拾年,唯一让人诟病的是诛杀曹爽党族的行动,司马懿身为顾命大臣,对于可能把国家及自己带往毁灭道路的曹爽采取反击是正确的,但是,对他们诛三族赶尽杀绝的行动就有为自己家族铲除后患的私心了,在高平陵事件发生后到他死去的三年间,懿的确掌控国家大权,但即使如此,他对于曹芳及郭太后仍保持相当的尊重,对于不该享有的丞相、九锡、郡公等,一生都坚辞不受,所以将他视为曹魏的篡夺者并不公

  平。虽然如此,但他仍是晋朝的奠基者,因为要不是他六十年来为曹家卖命,屡建大功,他不可能享有顾命大臣的地位,没有这地位,他就没有发动高平陵事变的正当性和实力,而没有高平陵事变他的子孙就不可能继他而享有大权,进而专擅朝政,所以他还是晋朝的奠基者。既视其为晋朝的奠基者而又不能视其为曹魏的篡夺者,两相之下似乎有些许矛盾,其实这要取决于他死前有没有心生篡夺曹魏之心或明教其子篡位的动作。司马懿侍魏多年,又是四世三代辅政大臣,受两朝托孤,在这漫漫为官之路上,他不是没有巩固自己权利地位的动作,但是这不能解释这些是在为新的司马王朝作准备,在高平陵事件后,群臣拥他当丞相,他曾一再提到「四方议者将谓臣何?」他死后其子师、昭虽独擅朝政,但仍拖了十几年到司马炎才敢篡位,所以,他对魏国及先帝的情感使他有一种「大魏情节」由于此,才使他虽拥握重权而并无发生不臣的动作,这种情节到其子、孙日渐淡薄,而终究迁魏鼎而去。将司马懿定位为晋王朝的奠基者是大多数历史学家的看法,除了这个定位以外,我认为还有一点是大家经常忽略的,就是他是曹魏帝国的守成者。曹魏帝国成立后面对蜀、吴、辽东、上庸三郡等敌国或地方割据势力,及庞大的内政财物开销,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上司马懿几乎全部参与,在曹丕时代,他以尚书右仆射主持尚书台业务,在曹丕引大军临江观兵征吴时,他负责主持后方军政大事及前方后勤补给,曹丕以「萧何」赞誉其功,后来出镇南方及西方,分别铲除孟达集团及阻挡诸葛亮的北伐攻势,年逾六十还兴兵远征辽东,铲除割据东北的「百年之寇」,之后来两度击退东吴大军,敌国统治者孙权都曾赞誉:「用兵如神,所向无敌」,故曹魏能一直维持其强国优势,司马懿当居首功。在一般内政上,司马懿也作过相当多好事,他在上邽兴屯田,京兆、天水、安南兴冶铁,穿成国渠,筑临晋坡使雍凉足兵足食,并有余力供给关中不足,后来又大兴屯田于淮北,穿广槽渠,这些作为不但厚植了国力,也为日后统一华夏殿定基础。在魏明帝大修宫室之计际他也曾加以劝谏,曹叡死后他奏请罢修宫室,雕玩物之人力,节用务农,使天下欣赖。在识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等人才,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当然,司马懿并非毫无缺点,在木门对待名将张合的态度,在辽东屠杀七千官兵,对政敌曹爽、王凌党族诛三族的举动都是应该谴责的。李国文:读《三国演义》,热闹都在前半部,司马懿出场较晚,舞台上的风光,都被最早走到脚灯前的角色抢光了,他显得不那么光彩出色,其实,在这段历史中,他是一位最了不起靠耐性、权谋、机智、残忍,夺得胜利的最大赢家。张继峰:历史上把司马懿说成奸臣,甚至地方志不敢入录。但事实求是他确实是忠心为国,功勋卓著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马植杰:司马氏之所以能够灭蜀、代魏、吞吴,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正是由于司马氏比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有作为,行政效能也较高的缘故。何兹全:司马氏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农民的休养生息,有助于社会安定,取得农民拥护。社会安定,农民支持,这是司马氏夺权成功的有力的社会基础。当然,农民支持是基础,而拥护他们成功的力量还是世家豪族。张大可:①司马懿的名字,完全可以与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等人并列,是一个对历史有贡献的时代英雄。②纵观司马懿的一生,他之所以能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三国后期重要的历史人物,乃是依靠他那善于审时度势的政治眼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阴鸷、残酷的品性。

  他的才智虽谈不上出类拔萃,不能与曹操、诸葛亮等人并列,却也超越常人。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东平公孙,都显示出他具有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对魏国无疑是做了贡献的。然而嗜杀成性,在上庸和襄平两地进行过灭绝人性的屠城,应该受到谴责。尤其是晚年为了创帝业以贻子孙,在豪门士族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残酷地镇压了朝廷中一批颇有朝气的才智之士,开创了曹魏末期那种严酷、压抑而沉闷的政治局面,使中国进一步踏入腐朽、黑暗的门阀政治的历史时期。尽管门阀制度的形成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推波助澜的司马懿是负有责任的。西晋统一了中国,但在政治上并没有带来新气象,其原因也就在这里。碑文: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屯兵驱虎貌,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自我评价: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遇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篇六: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

  《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司马懿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出色、杰出的人物,比如运筹帷幄之中的诸葛亮,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等等,然而在读过《三国演义》之后,我对其中司马懿的形象印象特别深刻,心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司马懿,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司马懿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

  司马懿隐忍而积极。在与曹氏君王的较量中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姿态,锋芒内敛,韬光养晦,这使得他能够准确把握时机,成功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危机,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懿执着而坚韧。在大多数人眼里,司马懿始终是诸葛亮的陪衬,但综观三国群雄,似乎唯一能与之对抗的便只有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便可深刻地体现司马懿的执着坚韧。

  司马懿聪明而善谋。司马懿善谋奇策,懂得把握机会,

  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认为曹操攻下张鲁以后应该听司马懿和刘晔的建议进攻四川;评其“出身士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重臣”。曾在《三国志·陆逊传》中评注“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总之,无论历史对司马懿的评价好与坏,都无法掩饰他的隐忍,冷静,睿智,谋略和把握时机的能力,他的心狠手辣、阴险狡诈也同样丰富了他的形象,这些都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形象,让我们去思考与学习。

  篇二:《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司马懿司马懿兵败上方谷,困与大火之中,幸亏天降大雨,救了其父子三人的性命。于是他坚守不出,任凭蜀军怎么挑战,只是按兵不动。诸葛亮无奈,派人送去一套白色的女装和头巾,并附送书信一封,讽刺司马懿:“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肩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变异哉?今谴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司马懿看过书信,心中大怒,却强作笑颜:“孔明视我为妇人耶?”接过衣物,厚待来使,继续坚守。这件事《三国演义》作了相

  当精彩的描写,史书上亦有记载。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当时,妇女是愚昧无知,懦弱胆怯的象征。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巾帼素衣,把他视为妇人,无疑是个莫大的侮辱,意在激怒对方,使之出战。司马懿身为魏军大都督,按常情决不能咽下这口气,但他老谋深算,对当时的形势作了冷静分析:一是战事于魏不利。诸葛亮六出祁山,锋芒正锐,誓与魏军决一死战。且新败之后,贸然出战,难操胜券。二是蜀国小,力弱,虽集三年之力伐魏,但后方悬远,蜀道崎岖,30万大军的补给不易解决,经不起旷日持久的消耗,利在急战速决。魏国则不然。国大人多,物力雄厚,战场又离渭水平原不远,补给十分便利,利在以逸待劳。司马懿出于对己彼双方形势的正确估计,出师前就与魏主一起制定了以攻为守,拖垮蜀军的作战方略。交战不利,更坚定了其坚守待变的决心。他并非没有羞耻之感,但在他看来,受辱事小失利是大。因而强忍激愤,只在“心中大怒”。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于是坚壁高垒,静待时机。

  司马懿不是消极的“忍”,他在忍的同时,密切注视着蜀军的动静,特别注意抓住机会了解蜀主帅诸葛亮的情况。蜀军使者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系缆也。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一番话,无意中透出一个重要消息:“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呼?”司马懿由此得出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

  的估计。原来不仅蜀国拖不起,而且诸葛亮本人也没有多少时间了。

  司马懿对这番侮辱没有白忍,形势终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蜀军正打熬不住,盟友吴军又不在配合攻魏中兵败合肥,无功而退。魏国两面受敌的局面已告结束。诸葛亮闻讯,长叹一声,昏倒于地,五丈原秋风,大星陨落,蜀军不战自退,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退却。司马懿兵不血刃,凯旋长安。

  常有人以司马懿接受巾帼素衣为笑料,并以“死诸葛吓退生仲达”笑司马懿之怯懦。岂不知他苦不含怒强忍,而逞匹夫之勇,率众一搏,蜀军很可能打破魏国防御而挺进中原。即不如此,魏军也将蒙受重大的损失。此前不久,魏将张鸽之死,就是因司马懿经不住诸葛亮的引诱而出击造成的。罗贯中为了突出司马懿的智慧,把这个责任栽到张鸽身上。因而这次司马懿不能再上当了,中国历史当忍不忍,导致惨败的战例并不鲜见。项羽往梁地前再三嘱咐大司马曹咎会合。后来汉军果来挑战。曹咎起初还能耐心坚守。后汉军派人羞辱他,这位大司马终于按捺不住心头怒火,渡兵汜水出战,被汉军“半渡而击之”,曹咎自杀,全军覆没。待项羽获胜归来,成皋已插上了汉军的旗帜。司马懿比曹咎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需要坚守的情况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辱骂所怒,不争强,不上当。

篇七: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

  司马懿简介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早年经历

  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东汉末年,司马懿生于乱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

  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司马懿少年时和著名隐士胡昭关系很好。因与同郡的周生等人结怨而被谋害,胡昭知道后立刻涉险寻找,在崤山渑池之间找到周生一行,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周生开始不肯,但胡昭哭泣的诚意最终还是感动了他,救下司马懿。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郡中推举他为上计掾。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畏惧,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

  而据《魏略》则记载,司马懿好学,曹洪自以为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

  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

  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回护他,而得以无事,于是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遂使曹操安心。(当时曹操手下的门阀官僚拥汉者尚多,为曹操所忌,司马懿在此关键问题上可能早就表示支持曹操,逐渐被接受重用。)

  奇策善谋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随军。他对曹操说:“刘备用诡计俘虏刘璋,蜀人未归附而又争夺遥远的江陵,这是破蜀的机会,不可错过。今若在汉中陈兵示威,益州就会震动不安,再进兵威逼,蜀兵势必瓦解,趁这个好机会,事情是可以成功的。圣人不能违时,也不能失时。”曹操说:“人苦于不知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未从其计。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封魏王太子,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时司马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司马懿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

  此后,司马懿更是常谋国事,多出奇策。不久,司马懿转为丞相军司马。他指出

  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太守傅方骄奢,都不应驻守边防,曹操未予重视。同年六月,刘备继取汉中后,派孟达、刘封攻占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等地,势力有所扩展。七月,孙权欲攻合肥,魏军大部调动淮南防备吴军。镇守荆州的关羽,乘此机会率主力北攻荆襄。围魏将曹仁,水淹于禁七军,斩庞德。胡、傅二人果然乘机降蜀。

  一时间关羽声势“威震华夏”,因汉献帝在许县,距樊城很近,曹操感到威胁,为避关羽锋芒,一度准备迁都河北。司马懿和曹椽蒋济及时劝阻说:“于禁被水军所淹,不是战守上的失误,对于国家的大局并没有大损失,为此而迁都,即是向敌人示弱,又会使淮河汉水一带人心不稳;刘备、孙权外亲内疏,现在关羽坐大,孙权必定更不高兴,把这事告之孙权,使他牵制关羽,则樊城之围自解。”曹操从其计,孙权果然派吕蒙袭取江陵,关羽被其俘杀。

  此战利用孙、刘争夺荆州的矛盾,充分运用外交谋略,坐收渔利,不仅挫败关羽的强大攻势,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一路出秦川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破坏孙、刘联盟,改变了当时的战略格局,掌握了主动权。

  之后曹操认为荆州遗民及在颍川屯田的军民逼近南方寇贼,想把他们牵走。司马懿认为:“荆楚轻脱,易动难安。关羽新破,诸为恶者藏窜观望。今徙其善者,

  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敢复还。”曹操听了他的建议,没有移民。之前藏窜逃亡者果然都复出归化。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

  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当时孙权正率军向西。朝臣们认为樊城、襄阳缺乏粮,不能抵御吴军,请召守将曹仁回驻宛城。司马懿则表示:“孙权刚刚打败关羽,正是他想和魏国结好的时候,一定不敢为患。襄阳是水陆交通要地,不能放弃。”曹丕没听其建议,命曹仁放火烧毁二城。后来孙权果然没来入侵。曹丕悔之不及。

  辅政平乱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十一月,曹丕登皇帝位,史称魏文帝。登基后,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和公元224年(黄初五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

  公元225年(黄初六年)二月,转任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司马懿辞让,曹丕说:“吾于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宁息。此非以为荣,乃分忧耳。”

  同年,曹丕又大兴水军攻吴,仍命司马懿留守,“内镇百姓,外供军资”。临行,下诏书给司马懿说:“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后曹丕由广陵回师洛阳,又下诏对司马懿说:“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于是司马懿留镇许昌。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享年四十岁。临终时,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辅政大臣。曹丕对太子曹叡说:“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曹叡即位,改封司马懿为舞阳侯。

  孙权得知魏文帝去世后,于八月出兵攻魏。命吴左将军诸葛瑾部兵分两路进攻襄阳,亲自率军进攻江夏郡。孙权一路为魏军所败,遂撤兵而走。而诸葛瑾则被司马懿击败,并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

  擒斩孟达

  公元227年(太和元年)六月,魏明帝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蜀将孟达降魏时,魏朝待其甚厚,司马懿认为他言行倾巧,不可信任。但皇帝不听,任命孟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曹丕死后,孟达失宠,蜀丞相诸葛亮即

  暗中与之通信,图谋叛魏。诸葛亮恐他言行反复无常,想促他速叛,知魏兴太守申仪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仪处诈降,有意泄露其事。孟达闻此泄露,准备马上起兵。

  申仪将此事密告司马懿后,司马懿怕他突然发难,给他去信,详为慰解,信中说:“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孟达得信大喜,犹豫不决。司马懿则暗中率军进讨,诸将见孟达与吴蜀交接,劝司马懿先观而后动。司马懿说:“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司马懿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八天抵达新城城下。吴、蜀派出援兵解救孟达,被司马懿部拦阻于西城的安桥、木兰塞等地。

  此前,诸葛亮曾告诫孟达加紧防范,孟达写信给诸葛亮认为:“宛城和洛阳相距八百里,离我处一千二百里,上表给天子,来回路程,少需一个月,那时我的城池已修固,诸军都作好了准备。我驻扎的地形深险,司马公必不会亲自来,其他部将来,则不足为患”。而司马懿先斩后奏,仅八日就兵临城下,孟达又写信给诸葛亮,惊叹:“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

  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城外树立木栅,加固城防。司马懿挥师渡水,毁其木栅,直逼城下。公元228年(太和二年)正月,司马懿兵分八路攻城,仅十六天,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魏军入城,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司马懿回军,仍驻宛城,奖劝农桑,禁止浪费。南方吏民心悦诚服。

  起初,申仪久在魏兴郡,专威弄权,擅自借皇帝名义刻制印信,私相授予。孟达被杀之后,申仪自生疑虑。当时各郡郡守见司马懿克敌制胜,纷纷奉礼祝贺。司马懿听之任之,并让人向申仪暗示。申仪只好前来祝贺。司马懿乘机将他收捕,送往京师。司马懿又将孟达余众七千余家迁往幽州。不久蜀将姚静、郑他等率其部属七千余人来降。

  当时边郡新附,户口不实。朝廷想加以核实,请司马懿进京,征询他的意见。司马懿认为:“贼以密网束下,故下弃之。宜弘以大纲,则自然安乐”。

  魏明帝又问他吴蜀都该讨伐,应该先从何处着手?司马懿回答说:“吴以中国不习水战,故敢散居东关。凡攻敌,必扼其喉而摏其心。夏口、东关,贼之心喉。若为陆军以向皖城,引权东下,为水战军向夏口,乘其虚而击之,此神兵从天而坠,破之必矣。”魏明帝同意他的看法,命他回宛城备战。八月,大司马曹休不依计划,迳下皖城深入敌境接应诈降的吴将周鲂,在石亭被陆逊伏击,大败,曹休病死。

  抗蜀北伐

  公元229年(太和三年),蜀丞相诸葛亮第三次出兵攻魏,并占据武都、阴平二郡。公元230年(太和四年),魏明帝决定兴师伐蜀。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

  八月,魏明帝命曹真率主力由长安入子午谷,左将军张郃出斜谷,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出西城,将兵分三路会攻汉中。司马懿从西城开拓道路,水陆并进,沿着沔水逆流而上,直达朐腮,攻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雨班师。

  公元231年(太和五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第四出进攻魏,包围祁山贾嗣、魏平部,并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魏明帝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派他西驻长安,都督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御蜀军。司马懿留部将费曜、戴陵率4000人守邽,自率主力西救祁山。张郃劝司马懿分兵驻扎雍、郿两地,以作大军后镇,司马懿不同意,他说:“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于是挺进喻麋,对战诸葛亮。

  至此,史书上对今后的作战却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

  《晋书·宣帝纪》: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资治通鉴》: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懿遇于上邽之东。懿敛军依险,兵不得交,亮引还。懿后等寻亮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不在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懿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诸将咸请战。夏,五月,辛巳,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着三千,懿还保营。六月,亮以粮尽退军。

  两书均记载诸葛亮带兵夺上邽粮草,《晋书》记魏军卸甲轻装,日夜兼程,在汉阳与诸葛亮相遇,司马懿派将军牛金率轻骑做饵,诸葛亮退兵至祁山,屯兵卤城,据南北二山,堵水筑围墙。魏军攻破,大破蜀军,俘获斩首数万。《资治通鉴》记司马懿开始依险道行军,使双方军队不得交战,诸葛亮只得带兵返还;司马懿又寻找诸葛亮的部队到达卤城,张郃建议出战,派奇兵绕到蜀军背后,断其后路,司马懿不听,继续寻找蜀军主力,找到后又依山扎营不出战,贾栩、魏平等将领都纷纷请求出战,等到了五月,司马懿派张郃做其他事,自派兵攻诸葛亮,蜀军迎战得胜,获甲首三千。而郭淮、费曜之前还被夺取了些粮草。

  【《资治通鉴》此处记载取自裴注引用的《汉晋春秋》,该书明确以反曹魏、推崇蜀汉为正统记,裴注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亦引用过“郭冲三事”如空城计

  等不实记载;《晋书》为唐太宗主持官修,观其后记,反有警后世之意,更不可能美化司马懿。】

  陈寿所著《三国志》诸葛亮、郭淮等人的传里,关于231年的祁山之役,也都没提过诸葛亮曾击破郭淮抢粮成功等事。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建兴九年(231年)春,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三国志·魏略·郭淮传》: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

  而《三国志·张郃传》提到过《晋书》所载的诸葛亮退守祁山和《三国志·诸葛亮传》里的张郃中箭而死。

  几本史书对战争的总体趋势描述相同,都是司马懿保住陇西粮食,解了祁山之围,最终两军在相持中,蜀军粮草耗尽退兵。

  公元233年(青龙元年),安定保塞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叛,司马懿派遣胡遵等追讨并破降。

  对阵五丈原

  蜀军退军后,军师杜袭、督军薛悌都预计诸葛亮第二年麦熟时还会入侵,建议趁冬天调运粮草,解决陇右粮少问题。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两次出祁山,一次攻陈仓,都受挫而返。即使以后他还会出兵,将不再攻城,而是寻求野战,地点必在陇东,而不会在西边。诸葛亮常以粮少为恨,回去后必然广积粮草,我估计不经过三年,他是不会出兵的。”

  公元234年(青龙二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率军十万出斜谷攻魏。四月,诸葛亮至郿县,进驻渭水之南。魏大将军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诸将想在渭北与诸葛亮隔水相持,司马懿说:“百姓积聚的粮秣财物都在渭南,这是必争之地。”遂渡渭背水扎营。司马懿分析形势后,对诸将说:“百姓积聚的粮秣财物都在渭南,这是必争之地。”

  当时,司马懿屯兵渭南。郭淮估计诸葛亮一定会争夺北原,主张先占领,他说:“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连兵北山,断绝陇道,惊吓臣民和胡人,此乃国家安危之大患。”很多人不以为然,但司马懿很认同,让郭淮屯兵北原。战壕还没修好,蜀军压境,魏军奋力回击。不久,诸葛亮率大军西行,诸将都认为诸葛亮想攻西围。郭淮则认为,诸葛亮虚张声势是要让魏军大举回应,而他的目标是阳遂。夜里,蜀军果然进攻阳遂,因城中早有防备,诸葛亮没能成功。

  《晋书》记载大致相同:“司马懿遣胡遵、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后遣奇兵掎亮之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

  五月,十万吴军攻魏,配合蜀军作战,被满宠所拒。七月,魏明帝率兵亲征,吴军撤走。群臣认为司马懿正还在西边和诸葛亮重兵对峙,车驾可西幸长安,魏明帝则说:“权走,亮胆破,大将军以制之,吾无忧矣。”诸葛亮东进的道路受阻于司马懿,从渭水前进,又有郭淮阻挡,乃移军攻取散关,陇城等地,回师进攻司马懿。

  八月,司马懿以“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指示,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以待其变。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来“巾帼妇人之饰”,欲激司马懿出战,司马懿仍不出战。为平息部属不满情绪,故意装怒,上表请战。魏明帝不许,并派骨鲠之臣辛毗杖节来做司马懿的军师,以节制他的行动。诸葛亮一来挑战,司马懿就要带兵出击,辛毗杖节立于军门,司马懿便不出兵。蜀将姜维就对诸葛亮说:“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诸葛亮则说:“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诸葛亮遂分兵屯田,做长久屯驻之准备。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也来信问前线军情,司马懿回信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不久,诸葛亮遣使求战,司马懿不谈军事,问使者:“诸葛公起居饮食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阅批。”经过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对人说:“诸葛亮将要死了。”果然,诸葛亮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

  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当地百姓跑来报告,司马懿派兵追击,蜀将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穷寇莫追’收军退回。当时有人传:“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听到笑说:“这是因为我长于预测活人的事,不长于预测人的生死啊。”第二天,司马懿到诸葛亮营垒巡视,并赞诸葛亮“天下奇才也”。

  历时七年的诸葛亮北伐至此结束。诸葛亮以一州之地强攻中原之魏,纵使竭忠尽智,终因实力悬殊而难以实现其战略目的。而魏国则在司马懿、曹真等人的人正确指挥下,以优势兵力采取防御战略迫退蜀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蜀将杨仪、魏延在撤军后争权,杨仪杀死魏延。司马懿想乘机攻蜀,魏明帝未准,作罢。

  公元235年(青龙三年),司马懿升任太尉,累增封邑。蜀将马岱入境侵扰,司马懿派牛金迎击,斩蜀军千余人。武都氐王苻双和强端率领其属下六千余人来降。

  平定辽东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一直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曹叡震怒,派荆州刺史毌丘俭出任幽州刺史,时辽水大涨,毌丘俭不利而还。毌丘俭讨伐受阻,使公孙渊更加得意。公元237年(景初元年),原魏辽东太守公孙渊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置列百官,定都襄平。渊遣使南通孙权,封拜边民,诱呼鲜卑,侵扰北方。

  于是,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正月,魏明帝召回司马懿,命他率兵讨伐。魏明帝问他估计公孙渊有什么对策,司马懿说:“事先弃城逃走,是上计。凭借辽水抗拒我大军,这是次计。坐守襄平,那他就要当俘虏了。”魏明帝又问:“公孙渊会采用哪种?”司马懿回答:“只有聪明人能正确估量彼此实力。预先弃城,不是公孙渊所能做到的。他定会认为我们这次孤军远征不能持久,先在辽水抗拒,再退守襄平,这是中计和下计”。魏明帝问:“往还需要多少时间?”司马懿说:“去百日,回百日,攻战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

  当时朝廷大修宫室,加上军用物资,百姓饥弊。司马懿出征前劝魏明帝说:“昔日周公营造洛邑,萧何建造未央宫,今日宫室不完备,这是我的责任。然而黄河以北,百姓穷困,内外徭役繁多,势必不能百废俱兴,应暂时停止内务,以救目前之急。”

  临行时亲友相送,司马懿感慨作歌:“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正月,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从京师出发,经孤竹,越碣石,六月,进至辽水。公孙渊果然急令大将军卑衍、杨祚等人率步骑数万,依辽水围堑20余里,坚壁高垒,阻击魏军。

  司马懿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在南线多张旗帜,佯攻围堑,吸引敌军主力,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逼进敌军的襄平本营,部将不解问其原因。司马懿说:“敌人坚营高垒,就是想让我们兵疲粮尽,若攻城,正中其计。古人曰,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现在他们大军在此,老巢却空。我直指襄平,敌军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接着整顿阵列前进,敌军果然出来截击。司马懿对诸将说:“我之所以不攻其营,正是要等现在的局面。”于是指挥魏军痛击,三战皆捷,遂乘胜进围襄平。

  当初公孙渊闻魏军来攻,求救于孙权,孙权也出兵为其声援,并给公孙渊写信:“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深深为贤弟感到担忧啊。”

  适逢连降大雨,辽水暴涨,平地数尺,魏军恐惧,诸将思欲迁营。司马懿下令有敢言迁营者斩,都督令史张静违令被斩,军心始安。公孙渊军乘雨出城,打柴牧马,安然自若。魏将领请求出击,司马懿不允。司马陈圭曰问司马懿:“当年攻上庸,八路并进,昼夜不停,故能在一旬半时间里,攻下坚城,杀了孟达。这次远道而来,为什么行动却更加缓慢?”

  司马懿说:“当年孟达军队少而粮食能支持一年,我们的兵是孟达的四倍粮食却不足一月,以一月粮的军队对付有一年粮的军队,怎能不速战速决?四打一,即使一半人伤亡,也是可行,当时不计死伤,正是要为有限的粮草争取时间。而今敌兵多我军少,敌粮少我粮多,又遇大雨,想速战也不可能。从出兵开始,我就不担心敌人来进攻,而是怕他们会逃跑。如今敌军粮草将尽,我军包围尚未合拢,若现在抢掠牛马,会逼他们逃走。兵者诡道,善因事变。他们现在凭借人多和大水,虽然饥困,也不肯就擒。这时候更当稳住对方,不能为得小利而把敌人吓跑。”

  司马懿将计就计,故意示弱。朝廷听说雨大敌强,不少人请求召还司马懿。魏明帝却说:“司马懿临危制变,生擒公孙渊指日可待。”

  月余,雨停,水渐退去。魏军完成对襄平的包围,昼夜强攻。城内粮尽,死者甚多,其将杨祚等降。时偶有流星自城西南向东北划过,坠落在梁水附近,城中愈发震恐。公孙渊也很惊惧,八月,派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解围而缚。司马懿斩杀使者,发布檄文严责:“昔日楚和郑是并列的国家,郑伯尚且肉袒牵羊而迎楚军。孤家为王者大臣,位在上公,而王建等要我解围退兵,如楚郑一样同列相待。二人年老糊涂,必是传话不符原意,已经将他们斩首。若还有话要说,可再派年少明智果决的人来。”

  公孙渊又派侍中卫演来请求定日期送人质。司马懿对他说:“作战的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余二事惟有降与死耳。公孙渊若不肯自缚请罪,就是决心寻死了,不须送什么人质。”

  公孙渊欲从城南突围,司马懿纵兵击破其军,公孙渊战死在梁水边上。入城后,司马懿屠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把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斩首,杀死将军毕盛等二千多人。收编百姓四万户。

  司马懿释放了当年被公孙渊篡夺官位的公孙恭,又为被公孙渊迫害的纶直等人修了坟墓,表彰他们的后代。下令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仅杀其中顽固凶恶的人而已。各位被公孙渊所连累的人,全部宽恕。中原人愿意返回故乡的,各随己愿。”当时司马懿军中有的士兵衣单寒冷,请求发给短袄,司马懿不给,表示“襦者官物,人臣无私施也”。于是上奏朝廷,把一千多名六十岁以上的士兵解除兵役,送返回乡。在原定一年的期限内,胜利班师。魏明帝派使者到蓟去犒劳部队,增司马懿食昆阳县,前后共二县。曹魏数十年来辽东问题终于彻底解决。

  明帝托孤

  原本朝廷让司马懿便道往镇关中。但当到达白屋时,有诏书召他火速回京,三日之间,诏书五至。魏明帝手书说:“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阁入,视吾面”。据说,司马懿在襄平时,曾梦见魏明帝枕在他膝上,说:“视吾面。”他俯视,见魏明帝面有异色。

  如今一见诏书此语,大惊,乘追锋车昼夜兼行,从白屋到京城,四百多里,一夜而至。至则径人嘉福殿内御床旁边,满眼流泪,指问疾病。魏明帝拉着他的手,目视太子齐王,说:“以后事相托。死乃复可忍,吾忍死待君,得相见,无所复恨矣。”(《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为“吾疾甚,以后事属君,君其与爽辅少子。吾得见君,无所恨。”)

  当天,魏明帝去世。时为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正月。

  齐王曹芳年仅八岁,司马懿乃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齐王即位,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

  曹爽欲排挤司马懿,想让尚书奏事先通过自己,以便专权,向天子进言,改任司马懿为大司马。朝臣们认为以前大司马,有好多都死在任上,不吉,于是任命司马懿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像萧何那样,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退敌征吴

  公元241年(正始二年)四月,吴帝孙权分兵四路攻魏:卫将军全琮率军数万出淮南,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前将军朱然攻樊城,大将军诸葛瑾攻祖中。

  五月,吴将全琮入侵芍陂,朱然、孙伦围攻樊城,诸葛瑾、步骘侵掠柤中,司马懿自请出兵往讨。朝臣认为,敌兵远来攻坚,当待其自破,司马懿则说:“边城受敌人侵扰而大臣安坐庙堂,会使疆场骚动不安,众心疑惑,这是社稷的大忧患。”

  六月,司马懿统军增援,司马懿知南方暑热低湿,大军不宜持久在此,先派轻骑挑战,朱然不敢动。于是,便休养土卒。检选精锐,招募勇士,发布号令,摆出攻城的架势。吴军惊惧,连夜撤退。在三州口(荆、豫、扬三州),为魏军追及,吴军被歼万余人,船舰物资损失甚多。而进攻六安、柤中的吴军亦无功而还。

  七月,增司马懿食郾、临颍,前后共四县,食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司马懿功勋德望日渐盛大,然而却更加谦恭。司马懿认为太常常林是同乡长者,见了他总要下拜。常告诫子弟们说:“盛满是道家所忌的,春夏秋冬尚且往返推移,吾有何德能居此高位。减损再减损,或可以免于祸啊!”

  此前,吴国派诸葛恪屯驻宛城,边人深以为苦。司马懿要率兵攻之,议者以为诸葛恪占据坚城,广有粮谷,孤军远攻,救兵必至,那时进退失据,未见其便。司马懿却说:“贼所擅长的是水战,今我攻其城,以观其变化。贼若用其所长,弃城奔走,这是我们预定的目的。贼若敢固守城池,湖水冬浅,船不能行,救兵必弃船就陆相救,这就要进行他们不擅长的陆战,这对我们是有利的。”

  公元243年(正始四年)九月,司马懿率军出征。军队到达舒城,诸葛恪果然焚烧积聚,弃城而走。司马懿又巡视淮北屯田区,提拔农家子弟邓艾主持屯田。

  诛灭曹爽

  公元244年(正始五年)春,大将军曹爽欲立威名,不听太傅司马懿劝止,力主伐蜀,魏帝从之。结果为蜀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所败,魏军被阻于兴势,后方也军粮供应不上,牛马骡驴大量死亡,蜀涪县及费祎援军亦相继到达。曹爽见不能胜,被迫听从司马懿的劝告,于五月率大军退还。遭蜀军截击,魏军苦战,始得退回,失散、伤亡甚众。

  公元245年(正始六年)秋八月,曹爽废置中垒、中坚营,把两营兵众统交他的弟弟曹羲率领,司马懿援引先帝旧例制止,曹爽不听。

  公元246年(正始七年)春正月,吴兵入侵柤中,有万余家百姓为避吴兵,北渡沔水,司马懿认为沔南离敌太近,倘若百姓奔还,还会引来吴兵,应该让他们暂留北方。曹爽不同意,说:“现在不能在沔南修城守地,反而让百姓留沔北,这不是长远之计。”司马懿则说:“这话不妥。放在安稳之处所则安稳,放在危险之处所则危险,人与物都是如此。所以兵书上说‘成败在于形,安危在于势’。形势是驾驭众人的关键,不能不审慎对待。假设吴贼以二万人防守沔水,三万人与我沔南诸军对抗,一万人猛攻木且中,我们怎么去援救呢?”曹爽不从,驱令还南。吴兵果然击破柤中,所失百姓,数以万计。

  曹爽族的行为不但违背了顾命大臣应有的本分,也使魏国国力衰退,不少有志之士颇感不安,希望司马太傅主持公道。并州刺史孙礼就去和司马懿抱怨,司马懿安慰他说:“且止,忍不可忍。”

  公元247年(正始八年),曹爽用心腹何晏、邓飏、丁谧之谋,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一时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时人为之谣曰:“何、邓、丁,乱京城”。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

  公元248年(正始九年)三月,黄门张当把内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给曹爽,曹爽、何晏乘机与张当勾结,谋危社稷。

  曹爽及其同党也担心是司马懿装病。同年冬,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

  司马懿假装病重,让两个侍婢扶持自己,要拿衣服,拿不稳,掉在地上,还指着嘴说渴。侍婢献上粥来,他用口去接,汤流满襟。李胜说:“众人以为明公原来的风疾复发,没有想到贵体病成这个样子!”司马懿故意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年老卧病,死在旦夕。君当屈身守并州,并州接近胡人,应妥善为之戒备。恐怕不能见面了,把儿子师、昭托付给你。”李胜说:“我说的是还忝本州(李胜是荆州人),不是并州。”司马懿故意错乱其辞:“君方到并州,努力自爱!”李胜又说:

  “当忝荆州。”司马懿说:“我年老昏迷,不解君言,今回守本州,盛德壮烈,好建功勋。”接着流涕哽咽。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公已像尸体一样,卧床不起,只有残余之气,形神已经分离,不值得忧虑了。”以后又说:“太傅不能康复,令人忧伤。”所以曹爽等对宣帝未加戒备。

  司马懿表面装病,实际上也在暗中布置,准备消灭曹爽势力。

  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春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永宁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都。司马懿列阵,经过曹爽门前,曹爽部将严世登楼,引弩欲射,孙谦拉着他的胳膊阻止他说:“事未可知。”

  大司农桓范出城去投曹爽,蒋济担心道:“智囊往矣。”司马懿则说:“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司马懿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管领曹爽军营,对他说:“君为周勃矣。”召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统摄曹羲军营。

  司马懿自率太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驻扎在洛水浮桥。派人上奏章给皇帝陈述曹爽之罪。

  曹爽扣住奏章,把皇帝留在伊水之南,砍伐树木建成鹿角,征发屯兵数千人以自守。桓范劝曹爽挟持皇帝到许昌去,发文书征调天下兵马勤王。曹爽果然疑惑,不从其计。反而夜遣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去见司马懿,探听动静。司马懿乘机数说曹爽的过失,让他早来服罪。接着又派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对他说,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职,并以洛水为誓。曹爽欲信其言,桓范等人从晚上一直劝到第二天黎明。结果,曹爽投刀于地,说:“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桓范哭说:“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何图今日坐汝等族灭矣。”

  于是,曹爽请免职,随皇帝回京。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在曹爽府宅四角修高楼,派人在楼上密切监视着。曹爽拿弹弓到后园中,楼上人就喊:“故大将军东南行!”曹爽愁闷,不知所措。

  不久,司马懿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但对曹爽门下的二流人物,司马懿特别宽大处理,如鲁芝,辛敞,王沈等人,后来还有人成为晋朝新贵。

  同年二月,皇帝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增繁昌、鄢陵、新汲、父城为其封邑,前后其计八县,食邑二万户,特许奏事不名。司马懿固辞丞相之职不受。十二月,诏命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又固辞九锡。

  公元250年(嘉平二年)春,魏帝命司马懿在洛阳立庙。司马懿久病,不任朝请,每遇大事,天子亲自到他府中去征询意见。

  去世辞封

  王凌是司徒王允的侄子,早年和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贾逵等人是好友,曹叡死时,为征东将军假节督都扬州军事,曹爽对他积极笼络,因破吴有功,把他提升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又升为司空。司马懿诛曹爽,王凌心生不满,与侄子令狐愚谋立楚王曹彪。未发,令狐愚死。

  公元251年(嘉平三年)春正月,王凌借口吴人塞涂水,请求出兵征讨。司马懿知其阴谋,不令兴兵。并于四月亲率中军讨伐王凌。司马懿故技重施,先下赦书赦免王凌之罪,写信安慰他,但不久大军突至。王凌自知势穷,便独自乘船迎接,派属官王或请罪,送上印绶、节钺。

  司马懿军到武丘,王凌在水边自缚等待,说:“我如有罪,公可用半片竹简召回,何苦亲自来呢?”司马懿说:“因为君非折简之客啊!”说罢,命将领率六百人马想把王凌解送洛阳。王凌向司马懿要棺材上的钉子,想试探一下司马懿想不想杀自己,司马懿命手下人找来送给他。五月,王凌到项城,绝望,服毒而死。

  司马懿进军寿春,参与王凌之谋的人都出来自首。司马懿推知其事,凡牵连在内的一律诛灭三族。派人挖开王凌、令狐愚的坟墓,在附近的市上,剖棺暴尸三天,然后,烧掉他们的印绶、官服埋于土中。司马懿把楚王曹彪也杀了。并且把魏之王公全部拘捕,放置邺城,命有司监察,不准他们互相交结往来。

  魏帝策命司马懿为相国,封安平郡公,孙及兄子各一人为列侯,前后食邑五万户,封侯者十九人。司马懿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

  公元251年(嘉平三年)八月戊寅,司马懿去世于京师,享年七十三岁。当年九月庚申,司马懿被葬于河阴首阳山,谥文贞,追封相国、郡公,司马孚秉承他的遗愿,辞让郡公和殊礼,遗命简葬,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树不坟,不设明器。谥号后改为文宣。但《三国志》和《晋书·文帝纪》均记载谥号为“宣文”,固多以后者为准。同年十一月,有司奏请将各位已故功臣的灵位置于太祖庙中,以配享祭祀,排位以生前担任的官职大小为序。太傅司马懿因位高爵显,列为第一。

  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265年,司马昭之子晋武帝司马炎受魏禅,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庙号高祖。

推荐访问:三国志中对司马懿的评价 中对 司马懿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