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新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转向的深层规律3篇

影响新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转向的深层规律3篇影响新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转向的深层规律  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的断想-  “摘要  用断想的方式,对20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层生存困境作了反思,提出了中国教育理论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影响新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转向的深层规律3篇,供大家参考。

影响新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转向的深层规律3篇

篇一:影响新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转向的深层规律

  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的断想-

  “摘要

  用断想的方式,对20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层生存困境作了反思,提出了中国教育理论的时代局限与超越的问题。强调研究教育的思维方式从简单走向复杂的必要,强调教育理论要加强原创性研究。期望新世纪初的中国教育理论有一次从近代向现代的重建式的再生.‫ﻭ‬

  关键字‫ﻭ‬中国教育理论、时代性、科学主义、生存困境、复杂性研究、复杂思维方式、原创性

  随著世纪钟声的敲响,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轰轰烈烈”的20世纪就这样结束了。一个可以寄予很多期望,又蕴藏著更多不测风云的新世纪开始了。世纪初,对於人们来说,最大的财富是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策划。这是一个需要播种希望的季节,也是人类把握未来的智慧和力量展现最为集中的时期。身处此时,作为一名教育理论探索者,我也不禁反覆自问:在中国的教育理论领域里,我们极需改变什麽?我们可以追求什麽?我们应该做些什麽?似乎可想可说的话很多,但又构不成宏篇大论,於是只能用“断想"来串起这段段的思绪,并想用“断想”引出更多的“宏论"以丰富我们的学报,这也是我作为本刊主编在世纪初的一个小小意愿。

  一p

  所谓“时代学”主要指这样一些学科的集合:这些学科的需要与条件、方向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研究价值及功能的发挥等,在很大程度上与时代状态

  相关。凡属“时代学"之列的学科,都是与人类和社会的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

  拿教育理论的来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它国家,近代教育理论的诞生都与社会变革而引起的教育变革直接相关,这对熟悉教育史、教育思想史、教育学科史的专业人员来说都不是什麽新的观点.然而,经历了学科由古代向近代的时代转换和逐渐形成了学科的内结构以後,尤其在力主以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作为任何学科的研究范式,以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科学标准作为衡量一切学科的科学标准的科学主义思潮的长期影响下,几代教育理论研究者中的许多人(包括本人在内),逐渐自觉地用这样的眼光去追求提高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去寻找教育理论的方向.我们曾期望有一种具有像自然科学那麽严密的概念体系的教育理论,它或用推理的方式建构,或用归纳的方式逐级由具体、个别提升到特殊、一般;我们曾期望教育研究能有效地移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观察、实验、统计分析、定量研究到结论的可检验性、成果的可测量性等等,都成为教育理论科学性的显著指标;我们曾期望研究出来的教育理论能揭示客观规律,能排除价值、的干扰并具有最大的普适性和永恒性。为此,我们苦苦追求,也为追求不得而时时烦恼,还在追求的过程中渐渐远离了时代和实践,逐渐地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状态。自然,也有一些跻身於教育研究队伍的成员以教育学无须强化专业性和科学性为信仰。表面看来这是对上述科学主义的反逆,颇有革命性,但他们在骨子里还是上述观念的信奉者,其所以进入教育研究的行列,正是因教育研究未达到上述科学性的标准而易进入。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教育研究对学科的责任并不被看重,被看重的只是其对於他个人而言的敲门砖功能。

  在整个学术界,尤其是自然科学界和经济学、社会学等被认为具有硬性“科学形态”的社会科学中的专业人员,也常常用上述科学主义的眼光打量教育理论,不认同其科学和专业的地位,或者说把其看作是自己从事的学科领域中属应

  用研究的分支。在他们看来,只要应用本学科研究的结论或方法,就足以解决教育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教育理论的整体就是**类相关学科应用研究结果的“总和”,并没有什麽独立的教育理论可言。一些从教育理论研究领域走到教育交叉学科研究系列的人员,也有人因此自豪,甚至还有人不再认为教育理论有存在的必要,宣称纯粹教育理论已经消亡.‫ﻭ‬

  在社会上,包括多数的民众和一些行政官员,往往把有关教育的知识或视作一种通过个人经验或常识的积累即可获得的东西,或视作一种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与此相关的工作则被视作只要有管理经验和能力,无须专业支撑和研究就能胜任的行政职务。他们可以无顾忌地介入教育领域高谈阔论,也不把教师当作一个专业人员来尊重。教师本身也有类似的倾向,许多人仅仅把自己所教的学科当作自己的专业,把教育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仅看作与如何教相关,故希望这是一种能给出一套方法或操作模式的知识,若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教育理论就被视作无用和脱离实际的东西受到批评和指责。‫ﻭ‬

  20世纪时代和教育实践的把教育理论抛到中国这块土地的人世间。然而,在它顽强的同时,却在已经形成的科学的“家园”中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得不到来自社会对作为专业领域的应有尊重与支持,甚至还遭受来自队伍内部的作贱与轻慢.这就是世纪之交教育理论的深层生存困境。尽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始,中国的教育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然而,对上述教育理论深层次的生存困境却未引起关注和深入探讨。今天在我们已跨入一个新世纪、面对一个新百年时,该对这样一个关系教育理论生存与的根本性问题作出思考和回答了。

  二‫ﻭ‬在我看来,如果说上个世纪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从根本上说是来自时代的推进的话,那麽,它的局限和问题在根本上也在於时代。一方面它是近代科学主义强势影响的肤浅产物。另一方面更是人类社会远未到把“使社会的每一个成

  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2]”,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的水平;与其相应的关於人类自身和社会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它在原有的科学园地中没有重要地位;人类科学在认识论上还缺乏研究复杂事物的工具等以往时代状态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21世纪将造就一个新的时代。这不仅靠科学、技术的显性变革及,也需要来自人类在更广泛和深刻意义上对自身命运与的关注.当前,来自科学的打破了前面所述科学主义的诸多限制,对新的复杂事物的研究逻辑的探究正在兴起,它标示著可能出现科学家园的重建。1993年成立的以美国社会学教授华勒斯坦为**的古本根基金会重建社会科学委员会,在他们的研究报告《开放社会科学》的前言中对当今社会作出的概括性描述突显了这一点。它指出:“过去三四十年间所取得的巨大的学术成就业已导致了对生活现代型研究,产生了注重研究复杂性的科学。学者们呼吁把普遍主义‘置於具体背景中来加以认识’,这一**需要促使不同的文化日益频繁地展开对话。……所有这一切事实上都对社会科学家的实践产生了强大的影响,从而大大地缩小了**类带有结构和组织性质的学科的地盘。"[3]‫ﻭ‬

  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新世纪,我们能无动於衷?可以预见,新世纪教育理论的将有新的机遇、问题与挑战,将不只是上个世纪路线的简单延续或局部完善。在中国,教育理论将与社会、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步,需要完成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即实现教育理论形态上的整体转换.要做到这一重要的历史性转换,就需要教育研究人员打破业已形成或趋近僵化的教育理论的框架,去呼吸时代的新精神、感受时代的新需要、学习时代的新工具、发现时代的新问题,以形成新的眼光和视角,重新审视教育本身和关於”教育的理论,找出教育理论的新方向与新思路。中国的教育理论需要又一次重建式的再生.唯有如此,它才有可能为和教育事业的作出新的贡献,才有可能在新的科学家园中有自己的位置和不可换代的价值.总之,唯有投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才能打破过去时代的局限.

  三

  可以用一些教育理论界较熟悉的主题的研究为例来说明上述观点。‫ﻭ‬近20年来,我们对於教育的复杂性已形成了一些共识。大家都承认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变革和、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个组成因素(或称为系统)之间都有复杂的相互关系;大家也都承认,教育与人的个体之间有著复杂的相互关系.所以,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关系的研究,一向是教育理论中的基本课题,而且几乎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中都会涉及这两大关系(有的称两大功能、有的称两大规律,也有一些其它的名称)的论述。尚未形成较为一致观点的是关於两大关系的关系.问题经常以“教育究竟以个体本位还是以社会本位"这种经典的两分方式,或者以“两大关系如何实现对立统一”这种习惯的两分方式提出[4]。显然,这种提问的方式,本身就是把这两种关系看作是可以分割的,可以寻找出一种确定的、唯一的回答,以便作人们行动的依据。在本人撰写的《教育概论》中,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想通过努力寻求出突破简单判断和单一模式的思路。该书中专列了一章“社会、教育与人之相互关系”,从历史与现实中三者关系组合的多种可能状态、教育系统不同层面中三者关系组合的不同状态、以及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应如何作出选择等方面,研究了三者以教育功能方式呈现的不同关系形态[5]。当时自感已经作了很大努力,跳出了传统的提问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认识上超越了过去的包括自己在内的认识水平,现在看来基本的思路并未变化.前一阶段读到近年出版的由王道俊、扈中平主编的《教育学原理》,其中专列一章论述“教育与人、社会的历史统一”,章中还专列一节集中论述了“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的关系”,从规律的角度作出三者关系的判断,指出教育面对是人与社会两种的力量,与两者都有必然联系;两条基本规律必然寓於教育活动之中,并体现在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两条基本规律之间的矛盾和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这也走出了单一关系模式抽象判断的思路。论

  者还提出了两大规律在教育活动中不同作用和地位的观点,认为社会规律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特殊性,因而在教育中继承性相对较小,相比而言,人的规律对教育的制约具有较强的超历史性和普遍性,因而有更多的继承性等观点[6]。以上两例尽管论述角度不同,但都反映了研究人员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之复杂性的认识在加深,并努力且认真地在揭示与教育相关的多重因素的复杂关系及其抽象本质.但是,就其所用的思维方法和所走的思维路线而言,基本上还是把复杂的事物看作可分解为简单来分别认识,而後把分别得出的结论加以联结,即可形成对复杂事物的总认识。如果我们继续沿著这条思路走下去,也许还能不断提出修正、补充或加深的观点。然而,不可能真正对教育复杂性的整体式关系形成突破性认识。所以,当前对於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改变思维方式,学会用复杂思维的方式来认识复杂事物,以实现认识上的突破性.

  诸如这样分解复杂对象为简单,然後相加为复杂的思维方式,在对学校教育内部活动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如对教育的认识,我们或是立足於教、或是立足於学、或是给出“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来解释,而没有从双方交互作用、相互锁定、动态转换、共同生成等这样一些思维方式,把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活动整体去认识和研究,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缺乏的也是复杂思维方式。从对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要承担者—-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意义上的的研究来看,也没有做到把人作为一个丰富整体,作为具有能动性和多种可能,并在自己的**种实践活动中实现价值选择和生命意义的复杂性来对待,在认识中缺乏的思想方法依然与复杂思维有关.

  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眼中,教育世界和教育活动是苍白的、清晰而刻板的,是不会有意外与惊喜的,是无所谓创造和发现的。因而用以描述这种世界和活动的语言,也只能是冷静而无色彩的,乾枯而令人无奈的。

  四‫ﻭ‬在当今的学术领域里,关於复杂事物和复杂性的研究已异军突起,引起不同科学领域内,尤其是面对复杂对象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整个20世纪不断出现的自然科学在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物质运动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发现,打破了牛顿物理学一统“科学观”天下的局面,从而使科学哲学家重新认识科学的涵义。令人深省的是,这场科学观的变革恰恰是从自然科学领域里开始的。正如华勒斯坦所指出的那样:“从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一些新的趋向来看,它们强调非直线性甚於强调直线性,强调复杂性更甚於强调简单化。此外,它们还强调不可能排除测量者对测量活动本身的影响,对於某些数学家来说,它们甚至还强调定性解释方法比单纯数量上的精确性更加优越,因为後者在准确性方面反倒更受限制。最重要的是,这些科学家强调‘时间之箭’的作用.总而言之,自然科学现在似乎更接近於以前遭到蔑视的‘软性'社会科学,而不太接近於备受嘉许的‘硬性’社会科学。”[7]与此相关的是当代科学哲学的也关注复杂理论的探讨,从系统论等“老三论”,到自组织理论等“新三论”,现在已进入到多学科参与研究的复杂学和由此作出学科研究方法论转换後形成的研究成果的突现。[8]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科学家园的前景,复杂科学将至少是这个家园中的崭新一族。

  教育理论的研究完全可以列入这一族中,在某种意义上,它还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教育不仅是人类每一个文明社会和个体人生旅程所不可或缺的东西,是联结人和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且,它还具有与其它社会系统不同的功能,那就是它连结著、聚焦著人类文明的历史、现实与可能的未来。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性再生系统。[9]从这个角度看,人类世界还有什麽会比这还要复杂呢?现在的问题是,当许多学科的专家加入到复杂性研究,或者说用复杂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自己的研究对象时,我们面对著最复杂的研究对象——教育的研究人员,是否感受到、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如果说,

  以传统科学标准构建出来的科学宫殿不可能有教育学的位置,那麽,在新的科学家园的建造中,我们会不会因还在追寻“昔日旧梦"而丧失作为成员的资格呢?

  五

  还想到和想说的是关於中国教育理论的原创性问题。‫ﻭ‬上个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方和苏联等国外影响,本人曾用“引进”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理论诞生时就有的“娘胎里的记号"来比喻这一现象。就拿最近20年来说,情况有所改善,但教育学科中许多**学科的诞生几乎大多走的是这一条捷径。对於一个学科建设“後发”的国家而言,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避免和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如若因长期如此而形成了一种“学术心态",唯洋人是瞻,理论想就从国外搬,这恐怕就成问题了。其实,这里不仅有我们自己的特殊心态问题,还有与前面相同的认识上的问题,即我们相信存在著不论时空变化与否都具有普遍规律价值的教育理论。因而我们在看到国外教育的新理论时,就把它作为可很快移植的东西搬过来,相信它的普遍真理性。尽管有时也会感到有一些不适切性,但往往把此归咎於我们的“落後”。这可以视作社会科学中的“主义”在中国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状态有了改变,中国的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已经开始意识到克服这种倾向的必要,并努力在研究中作出矫治,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研究中国教育改革与的实践,并用研究的方式介入到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去.这是本人认为可以提出原创性问题的背景之一。随著中国教育事业的和改革的深化,随著中国科学研究事业、包括社会、人文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得到支持和重视,可以预料,在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原创性也会得到,中国教育理论界将取得越来越大的与国际同行在真实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与对话的可能。‫ﻭ‬这里,有对原创性的理解问题。有人把“原创性”与“封闭性”、与拒绝文化交流、对话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不合“全球化”潮流的观点.这也许是1958年教

  育大革命和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以批判“西方资产阶级”、“苏修”教育思想,骂倒一切、唯我独尊,以创建主义教育理论为口号,行为实式的“原创"在人们头脑中所留下的痕迹引出的看法.然而在的当代中国,在人类科学文化和通讯传播已进入到信息社会的今日,谁还会从排斥国际对话、无视已有科研成果的意义上强调原创性和实现原创性?但是,要提高原创性,确实需要在吸收的同时,克服唯洋是高的心态;要提高学术批判和独立发现思考的能力;要增强原创意识和对原创研究的支持;要形成看重原创研究的氛围与环境。这是一个“学术土壤”的改良和营造的过程。‫ﻭ‬

  本文提出的原创性是指以本国教育需要和问题为研究的本源,通过**种不同手段获取原始性素材,或作原始性(相对於“验证性")的研究,进而得出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富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理论(或其它形态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至少是由问题的原发性、研究素材的原始性、结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等要素综合构成。它未必一定关涉到学派创建、基本原理的突破等重大研究,但确实要**从中国这块独特的文化土壤和现时需要中生长出来的“珍品”。它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少数人去做却可。大家期望和为此努力许久的主义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的建构,正是要通过大量的、不同类型和方面的原创性研究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教育研究中原创性的提出,不仅有理论的价值,还有推动中国教育实践的意义,同时使教育理论在投身中国教育实践的改革和过程中获得滋养、焕发精神,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同生共长,创造一种新型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原创性研究指导下的改革实践中相互推进。

  中国教育理论原创性,还涉及到学术领域里的民族自信心问题。说到这些,在我眼前就会出现以陶行知先生为代表的,把自己的身心和智慧全部献给民族教育事业和为创建中国教育理论奋斗一生的一批先辈高大的身躯。在他们面前我常有愧。自感对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大义,缺乏深层的理解和体悟;对

  本国教育事业的艰辛和大众受教育的状态,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切肤的感受;对推进这一事业的,缺乏强烈的责任和持久的行动.当今,在我和同行者中又常常太多地把自己当作理论工作者,太多地在书本中讨生活。但是在理论的领域里,又太少有原创的自信。近代以来,在与发达国家相比中的诸多落後,销蚀了我们不少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爱心。现在在有些人的心目中,甚至连祖国语言教育的价值都不如学外文重要了。也许这也是时代局限的一种表现吧。新世纪的中国在为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的奋斗中,在摆脱贫穷和落後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创新活力的焕发,这不能没有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为此,作为教育研究人员的我们,可以也应该从增强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做起,在新的世纪里,把我们的心与中国的教育大地贴得更近,为中国的教育理论与教育事业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多作努力。

  一个偌大的中国,一个拥有最多教育的中国,一个进入了21世纪的中国,不能没有原创的教育理论。‫ﻭ‬

  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的断想

  用断想的方式,对

  20

  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层生存困境作了反思,提出了中国教育理论的时代局限与超越的问题。强调研究教育的思维方式从简单走向复杂的必要,强调教育理论要加强原创性研究。期望新世纪初的中国教育理论有一次从近代向现代的重建式的再生.‫ﻭ‬

  关键字

  中国教育理论、时代性、科学主义、生存困境、复杂性研究、复杂思维方式、原创性‫ﻭ‬

  随著世纪钟声的敲响,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轰轰烈烈”的

  20

  世纪就这样结束了。一个可以寄予很多期望,又蕴藏著更多不测风云的新世纪开始了.世纪初,对於人们来说,最大的财富是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策划。这是一个需要播种希望的季节,也是人类把握未来的智慧和力量展现最为集中的时期。身处此时,作为一名教育理论探索者,我也不禁反覆自问:在中国的教育理论领域里,我们极需改变什麽?我们可以追求什麽?我们应该做些什麽?似乎可想可说的话很多,但又构不成宏篇大论,於是只能用“断想”来串起这段段的思绪,并想用“断想”引出更多的“宏论”以丰富我们的学报,这也是我作为本刊主编在世纪初的一个小小意愿.

  一

  p

  中国近代的教育理论

  [1]

  是随著

  20

  世纪几乎与近代教育同步诞生、形成、变革和的,至今它已走完了异常曲

  折、复杂的世纪之路。纵观一个世纪的历史,悟出的最大道理是:教育理论的与时代有著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教育理论属於“时代学”之列。认识这一点,对於今後教育理论的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时代学"主要指这样一些学科的集合:这些学科的需要与条件、方向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研究价值及功能的发挥等,在很大程度上与时代状态相关。凡属“时代学”之列的学科,都是与人类和社会的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

  拿教育理论的来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它国家,近代教育理论的诞生都与社会变革而引起的教育变革直接相关,这对熟悉教育史、教育思想史、教育学科史的专业人员来说都不是什麽新的观点.然而,经历了学科由古代向近代的时代转换和逐渐形成了学科的内结构以後,尤其在力主以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作为任何学科的研究范式,以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科学标准作为衡量一切学科的科学标准的科学主义思潮的长期影响下,几代教育理论研究者中的许多人(包括本人在内),逐渐自觉地用这样的眼光去追求提高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去寻找教育理论的方向。我们曾期望有一种具有像自然科学那麽严密的概念体系的教育理论,它或用推理的方式建构,或用归纳的方式逐级由具体、个别提升到特殊、一般;我们曾期望教育研究能有效地移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观察、实验、统计分析、定量研究到结论的可检验性、成果的可测量性等等,都成为教育理论科学性的显著指标;我们曾期望研究出来的教育理论能揭示客观规律,能排除价值、的干扰并具有最大的普适性和永恒性.为此,我们苦苦追求,也为追求不得而时时烦恼,还在追求的过程中渐渐远离了时代和实践,逐渐地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状态。自然,也有一些跻身於教育研究队伍的成员以教育学无须强化专业性和科学性为信仰。表面看来这是对上述科学主义的反逆,颇有革命性,但他们在骨子里还是上述观念的信奉者,其所以进入教育研究的行列,正是因教育研究未达到上述科学性的标准而易进入。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教育研究对学科的责任并不被看重,被看重的只是其对於他个人而言的

  敲门砖功能。

  在整个学术界,尤其是自然科学界和经济学、社会学等被认为具有硬性“科学形态”的社会科学中的专业人员,也常常用上述科学主义的眼光打量教育理论,不认同其科学和专业的地位,或者说把其看作是自己从事的学科领域中属应用研究的分支。在他们看来,只要应用本学科研究的结论或方法,就足以解决教育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教育理论的整体就是**类相关学科应用研究结果的“总和",并没有什麽独立的教育理论可言。一些从教育理论研究领域走到教育交叉学科研究系列的人员,也有人因此自豪,甚至还有人不再认为教育理论有存在的必要,宣称纯粹教育理论已经消亡.

  在社会上,包括多数的民众和一些行政官员,往往把有关教育的知识或视作一种通过个人经验或常识的积累即可获得的东西,或视作一种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与此相关的工作则被视作只要有管理经验和能力,无须专业支撑和研究就能胜任的行政职务.他们可以无顾忌地介入教育领域高谈阔论,也不把教师当作一个专业人员来尊重。教师本身也有类似的倾向,许多人仅仅把自己所教的学科当作自己的专业,把教育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仅看作与如何教相关,故希望这是一种能给出一套方法或操作模式的知识,若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教育理论就被视作无用和脱离实际的东西受到批评和指责。

  20

  世纪时代和教育实践的把教育理论抛到中国这块土地的人世间。然而,在它顽强的同时,却在已经形成的科学的“家园”中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得不到来自社会对作为专业领域的应有尊重与支持,甚至还遭受来自队伍内部的作贱与轻慢。这就是世纪之交教育理论的深层生存困境.尽管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始,中国的教育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然而,对上述教育理论深层次的生存困境却未引起关注和深入探讨.今天在我们已跨入一个新世纪、面对一个新百年时,该对这样一个关系教育理论生存与的根本性问题作出思考和回答了。

  二

  在我看来,如果说上个世纪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从根本上说是来自时代的推进的话,那麽,它的局限和问题在根本上也在於时代。一方面它是近代科学主义强势影响的肤浅产物。另一方面更是人类社会远未到把“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2]",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的水平;与其相应的关於人类自身和社会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它在原有的科学园地中没有重要地位;人类科学在认识论上还缺乏研究复杂事物的工具等以往时代状态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21

  世纪将造就一个新的时代.这不仅靠科学、技术的显性变革及,也需要来自人类在更广泛和深刻意义上对自身命运与的关注。当前,来自科学的打破了前面所述科学主义的诸多限制,对新的复杂事物的研究逻辑的探究正在兴起,它标示著可能出现科学家园的重建。1993

  年成立的以美国社会学教授华勒斯坦为**的古本根基金会重建社会科学委员会,在他们的研究报告《开放社会科学》的前言中对当今社会作出的概括性描述突显了这一点。它指出:“过去三四十年间所取得的巨大的学术成就业已导致了对生活现代型研究,产生了注重研究复杂性的科学。学者们呼吁把普遍主义‘置於具体背景中来加以认识',这一**需要促使不同的文化日益频繁地展开对话。……所有这一切事实上都对社会科学家的实践产生了强大的影响,从而大

  大地缩小了**类带有结构和组织性质的学科的地盘。”[3]

  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新世纪,我们能无动於衷?可以预见,新世纪教育理论的将有新的机遇、问题与挑战,将不只是上个世纪路线的简单延续或局部完善。在中国,教育理论将与社会、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步,需要完成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即实现教育理论形态上的整体转换。要做到这一重要的历史性转换,就需要教育研究人员打破业已形成或趋近僵化的教育理论的框架,去呼吸时代的新精神、感受时代的新需要、学习时代的新工具、发现时代的新问题,以形成新的眼光和视角,重新审视教育本身和关於教育的理论,找出教育理论的新方向与新思路。中国的教育理论需要又一次重建式的再生。唯有如此,它才有可能为和教育事业的作出新的贡献,才有可能在新的科学家园中有自己的位置和不可换代的价值。总之,唯有投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才能打破过去时代的局限。

  三

  可以用一些教育理论界较熟悉的主题的研究为例来说明上述观点。

  近

  20

  年来,我们对於教育的复杂性已形成了一些共识。大家都承认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变革和、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个组成因素(或称为系统)之间都有复杂的相互关系;大家也都承认,教育与人的个体之间有著复杂的相互关系。所以,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关系的研究,一向是教育理论中的基本课题,而且几乎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中都会涉及这两大关系(有的称两大功能、有的称两大规律,也有一些其它的名称)的论述.尚未形成较为一致观点的是关於两大关系的关系。问题经常以“教育究竟以个体本位还是以社会本位”这种经典的两分方式,或者以“两大关系如何实现对立统一”这种习惯的两分方式提出

  [4]。显然,这种提问的方式,本身就是把这两种关系看作是可以分割的,可以寻找出一种确定的、唯一的回答,以便作人们行动的依据.在本人撰写的《教育概论》中,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想通过努力寻求出突破简单判断和单一模式的思路.该书中专列了一章“社会、教育与人之相互关系”,从历史与现实中三者关系组合的多种可能状态、教育系统不同层面中三者关系组合的不同状态、以及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应如何作出选择等方面,研究了三者以教育功能方式呈现的不同关系形态

  [5].当时自感已经作了很大努力,跳出了传统的提问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认识上超越了过去的包括自己在内的认识水平,现在看来基本的思路并未变化。前一阶段读到近年出版的由王道俊、扈中平主编的《教育学原理》,其中专列一章论述“教育与人、社会的历史统一”,章中还专列一节集中论述了“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的关系",从规律的角度作出三者关系的判断,指出教育面对是人与社会两种的力量,与两者都有必然联系;两条基本规律必然寓於教育活动之中,并体现在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两条基本规律之间的矛盾和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这也走出了单一关系模式抽象判断的思路。论者还提出了两大规律在教育活动中不同作用和地位的观点,认为社会规律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特殊性,因而在教育中继承性相对较小,相比而言,人的规律对教育的制约具有较强的超历史性和普遍性,因而有更多的继承性等观点

  [6]。以上两例尽管论述角度不同,但都反映了研究人员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之复杂性的认识在加深,并努力且认真地在揭示与教育相关的多重因素的复杂关系及其抽象本质。但是,就其所用的思维方法和所走的思维路线而言,基本上还是把复杂的事物看作可分解为简单来分别认识,而後把分别得出的结论加以联结,即可形成对复杂事物的总认识.如果我们继续沿著这条思路走下去,也许还能不断提出修正、补充或加深的观点。然而,不可能真正对教育复杂性的整体式关系形成突破性认识。所以,当前对於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改变思维

  方式,学会用复杂思维的方式来认识复杂事物,以实现认识上的突破性.

  诸如这样分解复杂对象为简单,然後相加为复杂的思维方式,在对学校教育内部活动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如对教育的认识,我们或是立足於教、或是立足於学、或是给出“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来解释,而没有从双方交互作用、相互锁定、动态转换、共同生成等这样一些思维方式,把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活动整体去认识和研究,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缺乏的也是复杂思维方式。从对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要承担者——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意义上的的研究来看,也没有做到把人作为一个丰富整体,作为具有能动性和多种可能,并在自己的**种实践活动中实现价值选择和生命意义的复杂性来对待,在认识中缺乏的思想方法依然与复杂思维有关。

  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眼中,教育世界和教育活动是苍白的、清晰而刻板的,是不会有意外与惊喜的,是无所谓创造和发现的。因而用以描述这种世界和活动的语言,也只能是冷静而无色彩的,乾枯而令人无奈的。

  四

  在当今的学术领域里,关於复杂事物和复杂性的研究已异军突起,引起不同科学领域内,尤其是面对复杂对象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整个

  20

  世纪不断出现的自然科学在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物质运动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发现,打破了牛顿物理学一统“科学观"天下的局面,从而使科学哲学家重新认识科学的涵义。令人深省的是,这场科学观的变革恰恰是从自然科学领域里开始的。正如华勒斯坦所指出的那样:“从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一些新的趋向来看,它们强调非直线性甚於强调直线性,强调复杂性更甚於强调简单化。此外,它们还强调不可能排除测量者对测量活动本身的影响,对於某些数学家来说,它们甚至

  还强调定性解释方法比单纯数量上的精确性更加优越,因为後者在准确性方面反倒更受限制.最重要的是,这些科学家强调‘时间之箭’的作用。总而言之,自然科学现在似乎更接近於以前遭到蔑视的‘软性’社会科学,而不太接近於备受嘉许的‘硬性’社会科学。”[7]

  与此相关的是当代科学哲学的也关注复杂理论的探讨,从系统论等“老三论",到自组织理论等“新三论”,现在已进入到多学科参与研究的复杂学和由此作出学科研究方法论转换後形成的研究成果的突现。[8]

  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科学家园的前景,复杂科学将至少是这个家园中的崭新一族.

  教育理论的研究完全可以列入这一族中,在某种意义上,它还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教育不仅是人类每一个文明社会和个体人生旅程所不可或缺的东西,是联结人和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且,它还具有与其它社会系统不同的功能,那就是它连结著、聚焦著人类文明的历史、现实与可能的未来。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性再生系统.[9]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世界还有什麽会比这还要复杂呢?现在的问题是,当许多学科的专家加入到复杂性研究,或者说用复杂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自己的研究对象时,我们面对著最复杂的研究对象--教育的研究人员,是否感受到、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如果说,以传统科学标准构建出来的科学宫殿不可能有教育学的位置,那麽,在新的科学家园的建造中,我们会不会因还在追寻“昔日旧梦"而丧失作为成员的资格呢?

篇二:影响新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转向的深层规律

  重新调整和规划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层次和比例以人为本把研究重点放在科学教育的普遍理论上尤其要对我国丰富的科学教育实践经验从哲学上进行总结和提炼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这种体系能够回答我国科学教育的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一系列问题

  科学对我国教育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论文

  科学对我国教育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科学对我国教育的作用机制、影响及改革的基本思路,强调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关键词:科学社会学;科学;教育科学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ce)是探讨科学的社会性质及科学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学科。宏观的科学社会学主要研究、探讨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科学的控制,以及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后果;微观的科学社会学主要研究科学家们知识生产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及科学作为一个社会系统的内部运动规律。具体说,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包括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造成的问题,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与其他社会建制的关系,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要素对科学的影响。(2)对科学本身的研究。研究构成科学的基本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科学的作用、科学的动员和奖励制度等。(3)对科学界的研究,包括科学共同体、科学界内部的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等。(4)对科学技术政策的研究。一、科学对我国教育的作用机制科学的本质在于人类主体用理性思维对客体(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意识)进行系统的探究,以把握其中的普遍性规律,从而控制和改造客体,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科学作为人类的理性认识活动,它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在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展现和形成人的心智力量。科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学生进行准研究活动的过程。对科学教育本质的揭示有助于我们辨析当今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的准科学认识活动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一是扩大了科学家认识成果的影响范围,促进了未成年人的个体发展;二是为少年儿童长大之后的科学研究莫定良好基础,从而提高了他们

  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一)科学直接作用于教育。科学系统中的知识生产成果直接进

  入教育系统,引起教育系统结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的变化等。

  重新调整和规划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层次和比例,以人为本,把研究重点放在科学教育的普遍理论上,尤其要对我国丰富的科学教育实践经验从哲学上进行总结和提炼,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这种体系能够回答我国科学教育的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一系列问题。

  与时俱进,坚持以思辨和实践经验为主的科学教育研究方法,推行和重视科学实验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并大力开展创新教育。要通过各种渠道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些新方法、新理论介绍给科研人员和科学教师。同时,还应注意以人为本教育的认知结构的建构;科研品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在教育系统中的生成规律及培养对策;科技兴趣和科学精神在教育方式和内容上养成的规律及培育策略;用什么样的教育手段培养科学方法的修养和掌握问题研究等。

  (二)科学间接作用于教育。在科学体制化条件下,科学活动的主体表现为三个相互有联系的水平:个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在第一个水平上,起主体作用的是个人——直接从事科学活动的科学工作者和科学家。在第二个水平上,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的是科学集体,各个人的活动直接在此进行合作,并且一般科学劳动表现为共同科学劳动。在第三个水平上,作为科学活动主体的是整个社会。在这三个水平上的'科学表现对教育的社会功能产生了

  影响,使教育的社会功能发生变化,而教育的社会功能发生的变化,又反过来促使科学的变化和发展。

  二、科学对我国教育科学功能的影响(一)教育的科学社会功能的表现形式。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文化功能,即保存文化和传播、更新、与发展文化。教育的其它社会功能有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社会角色的分配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科学功能。教育的科学功能表现形式为:(1)教育是知识再生产

  的基地;(2)教育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3)教育影响知识生产质量;(4)教育导致劳动者知识更新。

  教育的科学功能从其产生、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系,以理论形态体现的教育科学成果是丰富的。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教育事实加以说明,以把握其内在本质和特点,可以产生新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方法。

  教育科学功能的实现过程是与具体教育体系、实践活动和伦理道德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着教育的科学功能在具体实现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差异,但又密不可分。

  (二)科学对教育科学功能的影响。科学发展和知识更新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结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不断变化,进而进一步促进科学发展,实现教育对科学的“反哺”。科学不仅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且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三、改革的基本思路(一)更新教育观念。在J.D贝尔纳的著作中,按照韦尼格尔的意见,实践中所包含的教育理论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层次:(1)教育观念;(2)用语言表述的教育规则等;(3)理论家的理论。其中,真正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的是教育观念层次的理论,所以我们应努力促使教育科学理论向观念层次转化。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注重教育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切实按照科学教育的使命与目标全面、完整运作。(二)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和心理学等学科取得平衡,促使文理交叉和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合理综合的知识结构,充分了解基本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科学的作用。(三)更新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结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对科学影响的要素,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引进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使科学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加形象,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探究

  和独立思考来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四)建立奖励机制。切实落实和开展学校的科技活动课程或科技

  竞赛、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培养教师和学生在科技研究或实验中共同动手、动脑的习惯,进而提高教师和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兴趣。

  (五)加大硬件设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配套购置合理的实验设备和教学仪器以及图书资料。实现现代科学教育的内容多样化、先进化、实用化。

  (六)更新教育内容,注意吸收现代新科技成果充实教学内容。广泛开设《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社会》(STS)、《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可持续发展论》等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课程。

  (七)培养师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敬业精神。注重培养师生热爱科学和崇尚科学的精神;锐意进取和敢于创新的精神;科学严谨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同心同德和精诚合作的精神。把自己的世界观建立在严格科学观念基础上。

  四、结语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当今科学的社会理性化趋势和“智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要求,培养目标要由“新型科教工作者”变为“新型科教人文主义者”,加强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主动为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民族振兴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服务。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才能正确面对现代科技革命对我国教育体制提出的严峻挑战。参考文献:[1]J.D贝尔纳著,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2]路甬祥,《关于新世纪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华文摘,2000(9)[3]张庆守,《科学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教学研究与实践,2004(6)

  [4]刘德华,《科技创新与科学教育》[J].大理师专学报,2000(2)

篇三:影响新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转向的深层规律

  一、教育为谁服务

  要为儿童服务,而不是为儿童做主

  有学者说,人类文明的进化有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发现了人,将人从神的笼罩下解放出来;第二个阶段是发现了女性,将女性从男性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第三个阶段是发现了儿童,将儿童从对成人的依附中独立出来,世界更加充满阳光和美好。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第三个阶段,发现儿童的阶段。

  我们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与发现儿童这个大背景大课题相适应。我们从事基础教育,也必须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牢固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基础教育出现的问题,有这样那样的各种原因,但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把儿童作为中心、没把学生作为主体。在中国,发现儿童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想问题干事情,更多考虑的是社会、教师、家长,而不是学生。

  当前,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儿童,把社会的还给社会,把教师的还给教师,把家长的还给家长,最后,让学生显山露水,真正成为主角。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还是学生。按教育规律办事,最重要的是按儿童生理心理的成长规律办事,社会、教师、家长都要为儿童服务,而不是为儿童做主。我们的教育,

  终极目标是让儿童在快乐和幸福中学有所成。发现儿童,中国的基础教育才能进入新天地,迈向新时代。当代有许多新做法新探索新经验:如跑班,把自主权还给学生;如减负,让学生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如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长都能挖掘出来并充分发挥等等,其实都是在从不同的方面发现儿童。发现儿童,是个大课题,我们现在才刚刚破题,充其量还是刚刚开局,今后要做的事更多。但只要我们始终以发现儿童的眼光和襟怀来办教育,教育自会呈现一派新气象。

  二、谈教育培养什么人要培养学生成为受人尊敬的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人预测,再过十几年,我们可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一般都是三步曲。第一步,成为大国;第二步,成为强国;第三步,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正在向强国迈进,最终,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受人尊敬的国家。一个国家要真正受人尊敬,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和强大的国防,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和被世界认同的价值观念。我们的教育,要顺应这个大趋势。

  应该承认,目前的基础教育,与这种大趋势还不太适应。我们经常教孩子如何出人头地,如何走捷径获得事业成功。这样的励志是不行的,必须改变,改变要从教育改起。我们的教育,要从大处着眼,要从长远着眼,要从教学生如何成功转向教学生如何受人尊敬。与成功相比,受人尊敬是个大概念,是个高级概念,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必然是个事业成功的人,但一个事业成功的人并不一定受人尊敬。

  三、谈教育怎么培养人

  教育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不断超越的过程

  丰子恺先生曾说过,人的生活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物质的境界,大致在衣食住行的层面;一种是精神的境界,主要指文学艺术等雅致和情趣;一种是灵魂的境界,那就是有理想,有终极关怀,有博大情怀。物质的世界和精神的世界,特别是对城市人而言,都没有问题了。但是关于灵魂的世界,是否没有问题?

  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整天和学生在一起,大家都有同感,现在的教育工作,效果还不太让人满意的,不是物质境界的教育,不是精神境界的教育,而是灵魂世界的教育。教育工作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不断超越的过程,让学生超越物质的生活而进入精神的生活,超越精神的生活而进入灵魂的生活,让学生有充实而强大的心灵、美丽而高洁的灵魂。

  四、谈创新人才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涵盖基础教育

  我们国家现在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我们一直坚持了30多年。我们在寻找优秀学生、培养优秀学生过程中形成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教学模式,也成为撬动中国教育改革的一股力量。国家提出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英才计划”)。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入了起而行之的征程,而且起点高、平台很大、开局很好。下一步怎么办?我想,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拔尖计划”应该向下延伸,在全国也选择20所左右的优质中学创办“拔尖人才”早培班,形成拔尖人才培养的“一条龙”,让拔尖人才的培养基数更大、基础更牢。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家战略,毫无疑问,应该涵盖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等各个学段、各个环节。在人才培养上,有一个经验屡试不爽、百发百中,那就是只要从娃娃抓起,必定大有前途、事半功倍。在中国办事,还有一条经验也是屡试不爽、百发百中,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只要党和政府真正重视,民众也坚决支持,再难的事也能办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只要形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国家战略,只要坚持从娃娃抓

  起,启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计划,我们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一定能成大格局,出大成果。

  五、谈教育均衡

  教育经费应向培养教师、校长倾斜

  我们国家这些年投入了大量经费,几乎所有校舍都在改造,尤其是边区、农耕地区,他们都有一些校舍的硬标准,校舍的硬件设备都已经跟上了,还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网络课程都跟上了。但是现在没有跟上的就是优秀教师、校长群体的数量,优秀教师数量、优秀校长数量还不够。我们要培养大批的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国家政府应该把经费向培养教师、培养校长这方面倾斜。而我们培养出的这些老师,也应该有评价机制。看一看各个地区哪些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达到了优秀水平,应该怎么鼓励他们,把他们的资源辐射到周边,为更多人服务。这应该是一个国策,就是研究如何大批量的培养校长和教师。

推荐访问:影响新中国教育理论研究转向的深层规律 理论研究 新中国 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