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危机对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影响的启迪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金融危机情况下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进行分析。在尊重体育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积极推进企业并购、重组,组织集团化、专业化生产,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长江三角洲 体育产业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的结合部,是我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以及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使得体育产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然而,在2008年世界经济风云突变,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于2007年下半年。其时,没有人预料到,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市场的这场疾患会迅速星火燎原。一年半后,房利美、房地美双双被美国政府接管,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相继破产、倒闭,继而引发一场全球金融危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体育产业本来就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受到的冲击自然相当大。为了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容面对开放市场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为研究对象,需要深入研究应对金融危机情况体育市场竞争的各种策略。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的竞争力。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体育产业发展迅速

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们的体育消费支出也较高,促进了体育产业各部门的迅速发展。无论是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还是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培训业等,均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江、浙、沪3省、市均有篮、排、足球职业俱乐部,大 中小型体育健身中心(俱乐部)更是层出不穷,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星罗棋布,体育培训学校比比皆是。目前,世界体育用品的制造主要集中在中国,我国已成为世界体育用品制造中心,占世界65%以上的体育用品生产份额。其中运动鞋超过70%,乒乓球超过80%以上,羽毛球、羽毛球拍和网球拍等也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0%~80%。而这些体育用品的产地基本上都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广东和福建等沿海地区。

2.乡镇体育企业众多

江、浙两省是一个私营经济占优势的省份,成千上万不同类型的大中型企业和众多的民营企业构成了体育产业分工和协作局面,这也成为体育产业发展中国有经济的有益补充。由于江、浙两省的“块状经济”,即一镇(一村)一品,就近建立专业市场的模式,逐步形成了体育服装、体育健身器材、体育用品等“小资本、大集聚”的区域体育产业特色。

3.体育产业竞争优势明显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力、技术、资金所呈现出的 高密集特征,也使体育产业具有显著的生产要素优势,如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从周边地区涌来,使体育产品制造成本低;体育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其独有的信息优势连接着海内外两大市场;东部沿海地区率先 崛起的国际贸易,使长江三角洲地区较早地参与体育产业的国际分工,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较强的体育产业区位优势,体育产品有较强的竞争力。

4.体育产业结构相似

计划经济时期的盲目重复建设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遗留下大量的低效企业,造成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的低水平同构,加之长江三角洲地区内自然禀赋比较相似,因而,体育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亦比较严重,如各类小型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众多,产品类型相似。另外,行政边界造成的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阻碍了体育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合作,导致体育资源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也难以形成合理的体育产业布局。由于体育产业部门间存在着条块分割的现象,又有体育产品类型的相近,体育产业部门问的恶性竞争时常发生。

二、金融危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外向型经济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长三角、珠三角等进出口比重较大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体育用品产业又是以出口和外来加工为主,一方面欧美受金融危机影响消费能力下降,外部环境变化造成外需拉动减弱,对中国出口的需求将继续降低,现在还有很多过去的订单在走,所以一定程度上这方面效应还没有完全释放,但是现在新签订单已经降得比较厉害。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同期发布的《2008年1-9月长江三角洲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统计出口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体育用品产业销售产值回落的影响近40%。特别对以外来加工为主的体育用品企业,冲击尤为严重,该地区2000多家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仅倒闭就占三分之一,许多企业举步为艰,可见本次金融危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体育用品产业影响之大。

三、金融危机情况下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1.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优越

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体系和国内外制造企业逐年增长的投资,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力保证。

(2)人力资源丰富

长江三角洲地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国 内外各类优秀人才进入该地区,也积聚了许多优秀的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长江三角洲地区日益成为我 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对于体育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再者,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对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体育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础。

(3)传统体育产业特色显著

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营或私营经济发达,体育用品的加工制造企业多,虽然生产规模较小,但是能紧跟市场需求。经过多年的经营,这些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日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些体育产品在国内体育市场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4)体育产业基础良好

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发达,历史悠久。体育彩票销售量逐年增加,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日益火爆,居民体育消费前卫,并具有很大的潜力。体育商品进出口与商业服务体系完备,体育市场初步形成。通过江、浙、沪 3地体育产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已形成以太湖为中心的“环太湖体育圈”,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样板。

(5)体育产业政策宽松

长江三角洲地区所在的各市,相继出台了鼓励体育产业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返还政策、金融信贷政策等。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鼓励体育产业要素如优秀运动员、体育科研人员的自由流动。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对策

未来几年,正值长江三角洲地区“十一五”经济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将获得显著的增长。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体育产业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市场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充分尊重体育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江

浙沪3地体育主管部门要联手加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努力促进区域内体育产业资源的一体化开发,共创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的竞争力。

3.体育产业布局差别化:调整体育产业结构

实现错位经营即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要落实错位发展、错位竞争的思路,即各地区要光大自己的优势产品,控制市场竞争力较弱产品的生产。周边地区要充分利用与上海地域相邻、经济相融、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的优势,把接轨上海体育产业布局作为首选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主管部门在合作与交流的同时,实施梯度发展战略,并加强区域内体育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从空间规划的更高层次进行体育产业布局,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区域产业一体化的问题。在具体思路上,一是通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优化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与布局;二是通过加强地区体育产业合作与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是通过共创良好的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政策环境,降低体育产业经营的成本。

4.体育产业竞争层次化:发挥体育产业比较优势,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各地体育主管部门要深入分析本地体育产业基础和特点,找准优势和合理定位,有目的、有重点地发展主导体育产品,扶持相关配套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在与上海以及其他城市体育产业合作中甘当“配角”,争当“名角”,使接轨上海成为各市体育产业发展和崛起的“推进器”。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组建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协会,加强与区域内高校、体科所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的联合与合作,形成 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提高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加快高新技术的应用性开发步伐,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提高体育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如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实施联合开发战略,尽快建立区域内安全、便捷的体育旅游网络,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体育旅游者首选之地 。

5.体育产业组织集团化:培育体育产业大企业、大集团

为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的进程,各地要大力鼓励在共同的体育市场中跨地区的企业兼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以培育体育大企业大集团为重点,加大体育类企业改革和重组力度,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结构合理化、利益格局分散化的要求,提高体育企业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政府可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顺势引导长江三角洲地区庞大的民间资金 由传统产业向体育产业的转向,吸引“民资”、鼓励“民有”、支持“民营”,留住民间资本,发挥民间资金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使民营体育产业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6.体育产业环境市场化

各地区可以通过发展行业协会、体育团体和中介机构,在政府主管部门和体育企业之间架起桥梁,把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转向研究体育发展战略、实施宏观调控上来。如以上海世博会、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和第10届全国运动会为契机,组建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 联合会,筹办长三角地区体育用品博览会,促进本地区 体育用品业的发展。体育主管部门应从体育产业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办事效率等方面转变管理职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搭建体育产业公平竞争的舞台,同时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

四、结 论

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也将成为必然,这既是经济集约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产业合理布局的结果。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具有区域特色鲜明、乡镇企业众多、竞争优势明显和产业结构相似等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具有自然资源优越、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良好和产业政策宽松等发展优势。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在尊重体育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体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努力促进区域内体育产业布局差别化、竞争层次化、组织集团化、产业政策一体化和产业环境市场化。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局同期发布的《2008年1-9月长江三角洲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55

[3] 曹可强.上海市体育产、 比较优势与布局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14

[4] 浙江省休育局办公室.K江二角洲地区体育交流合作 : 式启动lJ].体育上作情况 2003,(21):11~12

[5] 曹可强.上海市体育产业 对 WTO规则之策略研究[J]. 沈61:19~育学院学报,2003,(3):7

推荐访问:启迪 金融危机 长三角地区 对策研究 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