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审美诉求下的动画艺术发展探析

摘要:新媒体随着当今时代的快速发展变化已经成为目前最主流的信息传播方式。而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生活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新生代”们。而新媒体技术利用在动画艺术方面,使其从传统的媒体呈现形式向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转变,进而产生了当下大热的新媒体动画。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动画艺术;审美诉求;虚拟现实

一、后现代主义发展现状与动画文化发展现状

(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哲学思想层面上的现代主义强调在理想主义的基础之上辅之以适当的合理性和功能性最后实现对技术的追求;而后现代主义则恰恰相反,主张在高技术的基础之上追求人文主义和浪漫主义,实现哲学基础下的高情感诉求。

从方法层面上来看现代主义追求高标准化产业化下产生的高效率,强调尊重物质的绝对作用;后现代主义则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贯穿时空层面的统一性和延续性,同时渗透更加个性化、散漫化以及自由化的歷史层面。

从设计语言层面分析可以发现,现代主义相比较事物的形式更加注重事物的功能性满足,主张“少即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洛斯语)等理念;而后现代主义则主张发掘事物形式上的多元化、模糊化以及不规则话,形式更加灵活多样,遵循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意象、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的理念。

(二)新媒体动画艺术发展现状

在20世纪中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许多行业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动画行业也不例外。新媒体技术与动画行业的融合使得动画产业衍生成一种全新的制作模式:新媒体动画。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传统动画向美媒体动画的过渡,使得动画产业不仅在制作方法上,包括在传播模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动。

二、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与审美诉求

(一)后现代主义美学特征

后现代主义自从在我国得到迅速的传播发展之后也对新时期的新生代们从思想上、行为上,以至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们对当下时代的新生事物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相应的这种变化也从受众对动画的审美中体现出来。同时后现代主义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使得“新生代”的审美偏向更加新颖并有颠覆传统表现手法和叙事方式的倾向。无论是以时间为线索串联的横向叙事方式还是以主体贯穿始终的纵向叙事手段,传统的动画则是更加偏向遵循时空连贯性的叙事方法,而新媒体动画则有意打破时空的规律性,尝试采用拼接、穿插、重复、倒叙等方法来打破长期来人们的思维限制,使主观的意识例如回忆、预感和轮回等都能够增强受众的视觉感受。

(二)后现代主义审美诉求参与性与娱乐性

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拓宽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及效率,使受众能够根据自身所需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介途径,增强他们在体验上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与自我产生更多的联系,现代社会不仅满足了受众们随时观看动画的需求,更为他们提供了互动的平台,使他们可以在观看中与其他的受众交流观后感等意见,随时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发表自身意见甚至可以与动画的创造者们进行不同层次的交流。在这种满足受众交互需求的体验过程中,既突破了传统动画审美的单一性,也为观众们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想象力,达到增强其观看效果和增强娱乐性的目的。

三、后现代主义审美诉求下的动画艺术发展应对策略——以《哪吒》艺术创新为例

(一)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

交互性不仅是当代新媒体动画形式的一种创新,同时也是新生代们满足自我表达诉求的重要途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数字艺术的发展下悄然发生着变化,融入了更多科技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例如智能化的网络形势到数字化电视的转向,同时交互性也充斥在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之处。

(二)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的统一

安德烈·布勒东于1924年11月在他的《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首创了“超现实主义”一词,并通过其阐释了通过不同的方法传递精神主动性这一活动的本质内容。

以当下十分流行并引起国漫热潮的动漫《哪吒》为例,剧中将不同空间中的主要人物以两条交叉的线索进行拼接与组合,既达到了视觉上的对比冲击也实现了流畅推进剧情共同发展的作用,为后期两条线顺利融合做铺垫,从而形成了动画本身特有的混合风格。利用拼接、混搭等各种表现手法在人物故事线平铺叙述的基础之上穿插主人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心理独白,以达到在现实的维度上做再创重组,为其增加一些深厚的内涵和行为自主性的导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英)弗莱.视觉与设计[M].金城出版社,2011.

[2](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英)齐格蒙·鲍曼(ZygmuntBauman)著.后现代性及其缺憾[M].学林出版社,2002.

[4]朱诗源,王健,潘正斌.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8(12):57.

作者简介:魏国平,淄博职业学院。

推荐访问:后现代主义 探析 诉求 审美 动画